名字
維基詞典克利奧帕特拉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全名克利奧帕特拉·忒婭·埃庇法內(nèi)婭·敘拉(希臘語:Κλεοπ?τρα Θε? Επιφανε?α η Σ?ρα)。其中她的第一個名字克利奧帕特拉(Κλεοπ?τρα,或譯克婁巴特拉)意為“父親的榮耀”,即指她是她的父親安條克大帝的榮耀,據(jù)說取名自亞歷山大大帝的胞妹馬其頓的克利奧帕特拉;馬其頓的克利奧帕特拉在其生命的最后時刻與托勒密王朝的建立者、埃及國王(法老)托勒密一世訂婚,雖然兩人沒有真正結(jié)婚,但托勒密一世以此宣稱自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合法繼承人;塞琉古王朝諸王也不甘示弱,也宣稱自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合法繼承人,所以安條克大帝為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取了這個名字;她是第1位獲此名字的塞琉古王室和托勒密王室成員,故被后世史學(xué)家稱為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希臘語:Κλεοπ?τρα Α’);而相對的,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的哥哥安條克四世本名亞歷山大,所以他們兄妹倆被視為亞歷山大大帝和馬其頓的克利奧帕特拉兄妹的再世,顯然這個名字具有政治意義;以后托勒密王朝的很多女王都取這個名字,最后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而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則是托勒密王朝諸位克利奧帕特拉女王中唯一一位外國人?死麏W帕特拉一世的第二個名字忒婭(Θε?,又譯西婭)在希臘語中是“女神”的意思,而第三個名字埃庇法內(nèi)婭(Επιφανε?α,又譯厄丕法乃)有“顯赫的”之意,這兩個名字合在一起意為“顯赫的女神”,是在她結(jié)婚時的王室祭祀儀式上所獲得的尊號,帶有宗教、神學(xué)色彩;她的夫君托勒密五世也同時獲得了一個與之相對的男性尊號——忒俄斯·埃庇法涅斯(希臘語:Θε?? Επιφαν??),意為“顯赫的(男)神”;他們夫婦倆顯然已經(jīng)被尊為人間的神。她的最后一個名字敘拉(η Σ?ρα,或譯西拉)是綽號,意為“來自敘利亞的”,因為她出嫁前本是敘利亞塞琉古王朝的公主。
作為埃及女王(女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和其他歷代法老一樣u200e擁有5個代表其神之化身的王銜,但如今她的王銜中只有荷魯斯名(或稱荷魯斯銜,即假名)和拉名(或稱拉之子名,即真名、本名、出生時取的名字)留存于世。她的何魯斯名在艾得夫神廟的墻壁上被發(fā)現(xiàn),其意為“年輕的女孩、君王(指其父安條克大帝)之女、君王所創(chuàng)造、被埃及眾神所喜愛、被赫努姆所裝飾、威力巨大的托特(這里指其子托勒密六世)的攝政(或共治者)、使兩地(指上埃及和下埃及)滿意、把人民完全獻(xiàn)給使人強(qiáng)壯的塞易斯夫人奈特和大眾稱頌的哈托爾u2018兩夫人u2019(指保護(hù)上、下埃及的兩位女神)”;而她的拉名即其本名“克利奧帕特拉”,在埃及象形文字中的書寫形式如下:
王銜 | 圣書體 | 拉丁字母轉(zhuǎn)寫 | |
---|---|---|---|
荷魯斯 | |
Hwn(t) zAt-HoA jr(t)-n-hoA mr(t)-nTrw-BAot Xor(t)-n-$nmw TAtt-zAt +Hwtj wr(t)-pHtj shr(t)-tAwj rdj-n.s-Nbtj-rxyt-n-nfrw onj-sj-Nt-nb(t)-ZAw Tnj-sj-@tHr-m-mrwt.s
未知未知
未知未知樹蜂
未知
olwptrt
生平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法老世系 |
男性法老 |
托勒密一世·索塔爾一世 托勒密二世·費(fèi)拉德爾甫斯 托勒密三世·歐厄爾葛忒斯一世 托勒密四世·菲洛帕托爾 托勒密五世·埃庇法涅斯 托勒密六世·菲洛墨托爾 托勒密八世·歐厄爾葛忒斯二世 托勒密七世·奈俄斯·菲洛帕托爾 托勒密·孟斐忒斯 托勒密九世·索塔爾二世 托勒密十世·亞歷山大一世 托勒密十一世·亞歷山大二世 托勒密十二世·奧勒忒斯 托勒密十三世·忒俄斯·菲洛帕托爾一世 托勒密十四世·忒俄斯·菲洛帕托爾二世 托勒密十五世·愷撒 |
女性法老 |
貝勒尼基一世·索泰拉 阿爾西諾伊一世 阿爾西諾伊二世·費(fèi)拉德爾甫斯 貝勒尼基二世·歐厄爾葛忒斯 阿爾西諾伊三世·菲洛帕托爾 克婁巴特拉一世·敘拉 克婁巴特拉二世·菲洛墨托爾·索泰拉 克婁巴特拉三世·歐厄爾葛忒斯 克婁巴特拉四世·忒婭·費(fèi)拉德爾甫斯 貝勒尼基三世·菲洛帕托爾 克婁巴特拉五世·特麗菲娜 克婁巴特拉六世·特麗菲娜 貝勒尼基四世·埃庇法內(nèi)婭 克婁巴特拉七世·菲洛帕托爾 阿爾西諾伊四世 |
其他重要的王室成員 |
克婁巴特拉·塞勒涅一世 托勒密二世·克勞諾斯 亞歷山大·赫利俄斯 克婁巴特拉八世·塞勒涅二世 托勒密·費(fèi)拉德爾甫斯 |
敵對法老(非托勒密王室) |
霍爾溫尼菲爾 安赫瑪基斯 安條克四世·埃庇法涅斯 哈爾希厄西斯 更多埃及法老... |
出生與早年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出生于敘利亞塞琉古帝國的首都安條克(今土耳其安塔基亞),具體的出生時間不確定,大約在公元前219年至前210年之間,也有可能在前212年之前,現(xiàn)大多認(rèn)為是在前214年。她的父王是安條克三世(被尊為“大帝”),母親可能是安條克三世的第一任王后拉俄狄刻三世,因為沒有任何原始資料表明她的母親究竟是誰,只能以她懂得出生時間來推測,而推測的前提是——她是嫡出(王后所生)的公主,而不是庶出的(即不是私生女)。她是安條克三世五個子女中的第三個,她有兩個哥哥(即塞琉古四世和安條克四世)和兩個妹妹。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雖然是敘利亞的公主,實際上沒有任何敘利亞血統(tǒng),她是古希臘馬其頓王國的后代,所以說她是希臘化的馬其頓人。在這一點上,塞琉古王室和埃及托勒密王室一樣,都是以異族身份進(jìn)行統(tǒng)治的。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的早年正值塞琉古帝國逐漸強(qiáng)大、而埃及的托勒密帝國日益衰敗之時。年輕的法老托勒密五世統(tǒng)治下的埃及成為其他希臘化各國的侵略對象。安條克三世與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締結(jié)密約,圖謀瓜分托勒密帝國的海外領(lǐng)地。腓力五世奪取了一些島嶼,而安條克三世則在第五次敘利亞戰(zhàn)爭中把整個小亞細(xì)亞和巴勒斯坦攫為己有。
在前196年或前195年或前194年,埃、敘兩國媾和。根據(jù)條約,埃及方面,托勒密五世承認(rèn)失去所有被占領(lǐng)土(除塞浦路斯和昔蘭尼加收回);敘利亞方面,安條克三世而把克利奧帕特拉公主嫁給托勒密五世,作為兩國和解友好的表示。這顯然是一場政治聯(lián)姻。
出嫁與為妻
公元前194年或前193年,托勒密五世與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的婚禮在拉菲亞(今巴勒斯坦國拉法赫)舉行。在結(jié)婚時的王室祭祀儀式上,托勒密和克利奧帕特拉被尊為“兩位顯赫的神”(希臘語:Θε?? Επιφανε??),他們的尊號也由此而來;楹笞裾胀欣彰芡跏业膫鹘y(tǒng),克利奧帕特拉一世成為托勒密五世的王后和共治女王。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在與托勒密五世的共治時期,關(guān)于其活動的記錄不多,主要有:前187年,克利奧帕特拉一世被指定為維齊爾(相當(dāng)于首相),約前189年(前187年以前)或前185年或前184年生獨生女克利奧帕特拉二世,前186年或前182年生長子托勒密六世,前184年或前183年或前182年或前181年生幼子托勒密八世。
攝政與逝世
前180年,托勒密五世遇刺,年僅5歲或6歲的長子托勒密六世繼位。由于國王年幼,無法處理政務(wù),其母克利奧帕特拉一世便以“太后”身份攝政,繼續(xù)獨自統(tǒng)治埃及。她也被認(rèn)為是攝政女王或依舊是共治女王,因為在希臘化時代的國家(主要是馬其頓帝國及其繼承者如埃及托勒密帝國、敘利亞塞琉古帝國),女性王室成員的地位和男性不相上下。當(dāng)托勒密帝國的朝臣們傾向于和塞琉古帝國為敵時,女王的立場比較尷尬,因為塞琉古帝國畢竟是她的娘家,她不可能和娘家人作對;而塞琉古帝國的君臣們也希望女王成為他們在埃及的代理人,不過他們很快失望了,因為女王也不可能置夫君和兒子的基業(yè)于不顧。
女王替兒子統(tǒng)治的時期也是她生命的最后階段,在此期間,埃及十分平靜,沒有戰(zhàn)事。她沒有與羅馬共和國絕交,也沒有將他的亡夫托勒密五世晚年進(jìn)攻敘利亞的計劃付諸實施。
女王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使埃及在羅馬與敘利亞的沖突中維持中立。而前175年,在女王的娘家敘利亞發(fā)生了流血政變,國王塞琉古四世駕崩,本應(yīng)傳位給他尚在襁褓中的兒子,但他的弟弟安條克在帕加馬國王的軍隊支持下殺死了本應(yīng)繼位的侄兒,篡奪了塞琉古王朝的王位,是為安條克四世。安條克四世曾經(jīng)在羅馬當(dāng)過人質(zhì),而女王與羅馬和敘利亞的關(guān)系,讓人懷疑她與這場政變有關(guān),但沒有人能說得清。
女王于前176年春季或前178年到前177年之間駕崩,非常突然,不過也有學(xué)者猜測,她在彌留之際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讓另外一位德高望重的權(quán)威人物在她死后接管她的攝政統(tǒng)治權(quán),所以她的死可以說并不突然。
女王的長子托勒密六世獲得了菲洛墨托爾(希臘語:Φιλομ?τωρ)的綽號,意為“篤愛母親的”,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他統(tǒng)治的早期是在女王的監(jiān)護(hù)或攝政之下度過的?赡苁桥跷ㄒ坏呐畠旱目死麏W帕特拉二世后來按照古埃及王室近親結(jié)婚的傳統(tǒng)嫁給了弟弟托勒密六世,并成為弟弟兼丈夫的共治女王。女王的幼子托勒密八世后來也成為了國王。
注釋與參考資料
- ^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與托勒密五世共治前沒有結(jié)婚,但已訂婚,所以稱未婚夫。 ^ 為托勒密王室成員編號、稱世數(shù)是現(xiàn)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古希臘人是用昵稱稱呼他們的,但這一世數(shù)已為現(xiàn)世所公認(rèn)的。 ^ 埃及神話中的創(chuàng)世之神,也是司尼羅河泛濫之神。 ^ 埃及神話中的月神和智慧之神。 ^ 埃及神話中的戰(zhàn)爭女神、塞易斯地方的保護(hù)神。 ^ 埃及神話中的愛神。 ^ 較復(fù)雜,見克利奧帕特拉傳 ^ H. Gauthier, Livre des Rois d’égypte IV 287 XLIIC ^ 托勒密五世在結(jié)婚前就已經(jīng)被尊為神了,這次封神是重新確認(rèn)其神的地位,并且把克利奧帕特拉一世也一同奉為神。 ^ 在西方世界,王后和女王很難區(qū)分,因為按婚姻來說,她是國王的配偶,應(yīng)該稱“王后”,但按政治來說,她確實是共治者,應(yīng)該稱“女王”。 ^ “維齊爾”是波斯語“????u200e”的音譯,實際上在古代埃及語中并不這么發(fā)音,更不會這么寫。 ^ 沒有原始資料證明克利奧帕特拉二世的母親是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只能從出生日期和常理推斷。 ^ 那時候還沒有正式的“太后”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