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
《資治通鑒》選段
裴仁基每破賊得軍資,悉以賞士卒,監(jiān)軍御史蕭懷靜不許,士卒怨之;懷靜又屢求仁基長短劾奏之。倉城之戰(zhàn),仁基失期不至,聞劉長恭等敗,懼不敢進,屯百花谷,固壘自守,又恐獲罪于朝。李密知其狼狽使人說之,啖以厚利。 賈務本之子 賈閏甫在軍中,勸仁基降密,仁基曰:“如蕭御史何?”閏甫曰:“蕭君如棲上雞,若不知機變,在明公一刀耳!比驶鶑闹,遺 閏甫詣密請降。密大喜,以 閏甫為元帥府司兵參軍,兼直記室事,使之復命,遣仁基書,慰納之,仁基還屯虎牢。蕭懷靜密表 其事,仁基知之,遂殺懷靜,帥其眾以虎牢降密。密以仁基為上柱國、河東公;仁基子行儼,驍勇善戰(zhàn),密亦以為上柱國、絳郡公。 密開洛口倉散米,無防守典當者,又無文券,取之者隨意多少;或離倉之后,力不能致,委棄衢路,自倉城至郭門,米厚數(shù)寸,為車馬所踐;群盜來就食者并家屬近百萬口,無甕盎,織荊筐淘米,洛水兩岸十里之間,望之皆如白沙。密喜,謂 賈閏甫曰:“此可謂足食矣!” 閏甫對曰:“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今民所以襁負如流而至者,以所天在此故也。而有司曾無愛吝,屑越如此,竊恐一旦米盡民散,明公孰與成大業(yè)哉!”密謝之,即以閏甫判司倉參軍事。 辛未,(唐 李淵)遣密詣山東,收其余眾之未下者。密請與 賈閏甫偕行,上許之,命密及 閏甫同升御榻,賜食,傳飲卮酒曰:“吾三人同飲是酒以明同心,善建功名,以副朕意。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有人確執(zhí)不欲弟行,朕推赤心于弟,非他人所能間也!泵堋 閏甫再拜受命。上又以王伯當為密副而遣之。
密至稠桑,得敕,謂 賈閏甫曰:“敕遣我去,無故復召我還,天子向云,u2018有人確執(zhí)不許u2019,此譖行矣。吾今若還,無復生理,不若破桃林縣,收其兵糧,北走渡河。比信達熊州,吾已遠矣。茍得至黎陽,大事必成。公意如何?”閏甫曰:“主上待明公甚厚;況國家姓名,著在圖讖,天下終當一統(tǒng)。明公既已委質,復生異圖,任瑰、史萬寶據(jù)熊、谷二州,此事朝舉,彼兵夕至,雖克桃林,兵豈暇集,一稱叛逆,誰復容人!為明公計,不若且應朝命,以明元無異心,自然浸潤不行;更欲出就山東,徐思其便可也!泵芘唬骸疤剖刮崤c絳、灌同列,何以堪之!且讖文之應,彼我所共。今不殺我,聽使東行,足明王者不死;縱使唐遂定關中,山東終為我有。天與不取,乃欲束手投人!公,吾之心腹,何意如是!若不同心,當斬而后行!”閏甫泣曰:“明公雖云應讖,近察天人,稍已相違。今海內分崩,人思自擅,強者為雄;明公奔亡甫爾,誰相聽受!且自 翟讓受戮之后,人皆謂明公棄恩忘本,今日誰肯復以所有之兵束手委公乎!彼必慮公見奪,逆相拒抗,一朝失勢,豈有容足之地哉!自非荷恩殊厚者,詎能深言不諱乎!愿明公熟思之,但恐大福不再。茍明公有所措身,閏甫亦何辭就戮!”密大怒,揮刃欲擊之;王伯當?shù)裙陶,乃釋之。閏甫奔熊州 。
《新唐書·李密傳》選段
初,密既殺翟讓,心稍驕,不恤士,素無府庫財,軍戰(zhàn)勝,無所賜與,又厚撫新集,人心始離。民食興洛倉者,給授無檢,至負取不勝,委于道,踐輮狼扈。密喜,自謂足食。 司倉賈潤甫諫曰:“人,國本;食,人天。今百姓饑捐,暴骨道路。公雖受命,然賴人之天以固國本。而稟取不節(jié),敖庾之藏有時而儩,粟竭人散,胡仰而成功?”不聽。 徐世勣數(shù)規(guī)其違,密內不喜,使出就屯,故下茍且無固志。初,世充乏食,密少帛,請交相易,難之。 邴元真好利,陰勸密許焉。后世充士飽,降者益少,密悔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