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983年從上海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便進入上海博物館服務,前前后后扣除赴美深造的時間,投入博物館工作已20年。他表示,博物館工作最大的快樂就是能欣賞藝術之美,領略古人的偉大,“雖然今日科技發(fā)達,但是藝術創(chuàng)造古人可不亞于我們,從藝術品中能體會到古人的精神與才智深遠!彼赋,從古文物中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博大,了解越多就生出更多的問題與想法,學不完也享受不完。
人物經歷
2018年12月22日,參加綜藝節(jié)目《世界聽我說》第三季。
人物言論
許杰說,每每看到美國各大博物館中珍藏的中華文物,他都會產生一種榮譽感,因為看到自己民族文化與世界各國最卓越的歷史文物并駕齊驅,就會由衷感到自豪。這些奇珍異寶不僅價值連城,也是亙古長河歷史的見證,祖先璀璨生命心跡的交融。
許杰認為,文物本身的歷史性、時代性,文物研究與展現(xiàn)都要與時俱進,文物也要與現(xiàn)代文化相聯(lián)系,這樣才能讓歷史文物鮮活起來。近年來,隨著中美兩國民間交往的日趨頻繁,美國社會普遍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這也是促成了更多、更高品質的藝術品到美國各大博物館展出。
年屆45歲的許杰專注于古代中國藝術的研究,對亞洲藝術廣知博聞,并致力向民眾推廣。許杰告訴本報記者,他在選擇藝術展品時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強烈的視覺效果,展品一定要非常美,因為藝術博物館是展示美的場所。二是要有重要的學術潛力,能產生重要的學術成果。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對他來說,將來也有著發(fā)掘不完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