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唐代書家.字子全,竇臮之兄.扶風(今陜西省麟游縣西)人.宮國子司業(yè).書跡末見.曾經(jīng)為其四弟竇臮的《述書賦》作注,著有《述書賦.注》凡7460余言,然尚覺得意有未盡,另作《述書賦語例字格》,且褒且貶等. 并著有畫史《畫拾遺錄》。
基本資料
姓名:竇蒙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唐代
籍貫:扶風(今陜西省麟游縣西)人
民族:漢族
身份:書法家
生平
竇臮之兄。肅宗時期,官至國子司業(yè),兼太原縣令。竇臮撰有《述書賦》二卷,綜論歷代書家,起自上古,終于竇蒙及劉秦之妹。
歷史年表
草賦述書,豈堪言志?附說示友,聊葺斯文:
1. 古云立象以盡意,此就畫卦言之耳。天地成象,人則觀象生意,法象取譬焉。
2. 龍、云、龜、鸞、金錯、刻符、仙人、麒麟、虎爪、鶴頸等,見唐韋續(xù)〈五十六種書體〉。
3. 靈寶赤章,謂靈寶道以真文赤書為天地開化之源。三元八會,玉字龍章,無文不生、無文不度、無文不成、無文不立、無文不明、無文不光。
4. 此謂古文奇字、籒文大篆,及六國文書。
5. 懸針、垂露,本系書體,見北朝王愔〈古今文字志目〉卷上;後指筆法,而唯李斯玉筋篆足以當之。
6. 漢隸殆即八分,改圓筆為方筆,變長體為扁形。
7. 〈漢志〉但云〈急就〉一篇,而小學類末之敘錄逕稱史游作急就篇。故《北齊書》云李鉉「九歲入學,書急就篇」!此逯尽凳甲鳌都本驼隆贰a崛艘云鋾儾莘,遂名為章草云。
8. 蔡邕〈九勢〉:夫書肇自然,自然既生,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
9. 疾勢、澀勢、掠勢,亦詳蔡邕〈九勢〉。
10.八法,即永字八法。然八法無心之 、九乙元也之 、立句ㄗ之 、了阝之 ,其法實未能備。且其法僅可施諸行楷,篆籒隸分皆未盡合用。今人喜談筆法,奉以為圭臬,非也。
11.沈尹默〈二王書法管窺〉云外拓筋勝、內(nèi)擫骨勝。大王多內(nèi)擫法,若定武蘭亭、十七帖、榷場殘本大觀帖之廿二日、建安靈柩、旦極寒、追尋諸帖,及寶晉齋帖中王略諸帖皆是。王獻之多外拓法,後世徐浩朱巨川告身、顏真卿劉中使、祭侄稿等法之。
12.骨力與姿媚二途,至唐始中和之,詳余書中各論。
13.今人或云「半生師筆不師刀」,謂碑乃石鐫,不足為憑。然帖亦刻棗而成,同屬刀法而非筆法,唯習閣帖者未見刀也。
14.撥鐙四法,唐林蘊說。授筆要說,唐韓方明作。又晚唐盧雋自言得永興家法,刪《玉堂禁經(jīng)》為《翰林隱術(shù)》,并編《臨池妙訣》。蓋書論於漢,以論形勢為主,六朝而有書品論書法論。其法一在點畫、一在結(jié)裹、一在執(zhí)筆。嗣後始論筆意。此書學之三變也。
15.王僧虔〈筆意贊〉:「努如植槊,勒若橫釘,開張鳳翼,寵聳擢芝英」。此境碑書輒能有之。然寧拙勿巧,或失虛和之道,故康有為曰:作榜書,須筆墨雍容,以安靜簡穆為上,若有意作氣勢,便是傖父。又曰:六朝人書無露筋者,雍容和厚,禮樂之美,人道之文也。為碑榜者,於此多不理會。
竇姓起源
竇姓的祖先,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少康。少康是大禹之后,其父相即夏帝位后,被后羿趕走;不久后羿又被寒浞殺死。王后緡從墻洞里逃出,奔回娘家,后來生下少康。少康長大后,聯(lián)合諸侯,誅殺寒浞,恢復了夏朝。為紀念母親從洞中逃出,少康的次子龍就被少康賜姓竇(竇即洞)。竇龍便是竇姓的始祖。
少康的母親緡是有仍國(今山東濟寧)人,有仍國就成為竇姓最早的發(fā)源地。另外,古地名中多有“竇”,所以也有以地名為姓的竇氏!缎帐峡悸浴分休d,古時西北氐族的一支也是以竇為姓的。所以,竇姓中有一部分還是源自氐族。
自西漢竇猗房貴為太后,竇氏一門,名人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