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48年出生于上海,1949年隨父母移居香港。家中有五個哥哥、兩個姊姊,李菁排行最小。
自幼就對電影即有興趣,就讀寶血女中時,聽聞邵氏所屬的“南國實驗劇團”公開招收第二期學員,不顧父母反對堅決投考。當年有超過兩千人報名應試,李菁憑獲清新的外表和表演天份幸運錄取,與方盈、江青、鄭佩佩、秦萍等四十人成為同期同學。期間,曾客串演出《梁山伯與祝英臺》與《玉堂春》。
訓練班結業(yè)后,與邵氏訂下八年合約,初期被定位為古裝型演員,接連在《血手印》、《文素臣》任配角,《魚美人》是其擔綱主演的第一部電影。1965年5月李菁以此片獲得榮獲第十二屆亞洲影展影后寶座,有"娃娃影后"之稱。1965年演出《寶蓮燈》,演技再次得到肯定。此后“東家”邵氏有計劃性的展開力捧,一連為她開拍新片,聲勢一路竄升,作品票房屢創(chuàng)新高。1967年邵氏開拍《珊珊》,這是她從影以來首次演出時裝文藝片,大獲好評。踏入七十年代,李菁的作品《保鏢》成為全年最賣座電影的第六名。
除了1969年時摔裂左腿骨休養(yǎng)半年,幾乎一刻不停的拍片,陸續(xù)完成黃梅調(diào)電影。她在邵氏期間,所拍的影片約五十多部,其中包括張徹的《死角》、《鷹王》及《新獨臂刀》等。她更連續(xù)三年當選國語片十大明星,成為港臺兩地搶手的女明星之一。
1976年年底,李菁結束了與邵氏十三年的賓主關系,開始以自由演員的身分往來港臺兩地。1978年,李菁與導演羅馬合組長天公司,在創(chuàng)業(yè)作《追》中擔任主角。1979年相戀十年的男友雷覺華過世,使她大受打擊,逐漸減少拍片量。1983年,長期陪伴在身旁的母親病故,遂宣布退出娛樂圈。
人物去世
2018年2月22日,香港警方接獲報案指出,位于鰂魚涌一住家連日來傳出惡臭,消防人員現(xiàn)場破門而入,發(fā)現(xiàn)一俱身體已開始腐爛的女尸,推測已死亡多日,此人正是李菁,經(jīng)過調(diào)查未發(fā)現(xiàn)可疑地方,警方已列作尸體發(fā)現(xiàn)案處理。
主要作品
演出作品
1964年:
《妲己》
《雙鳳奇緣》飾 春蘭
《萬花迎春》
《玉堂春》
《血手印》 飾 雪春
1965年:
《寶蓮燈》 飾 靈芝仙姑
《宋宮秘史》 飾 丫鬟
《魚美人》 飾 碧波仙子、金牡丹
《西廂記》 飾 紅娘
1966年:
《文素臣》 飾 琴兒
《野姑娘》 飾 金小芳
1967年:
《連鎖》 飾 連瑣、連闈
《鐵頭皇帝》 飾 公主
《菁菁》 飾 菁菁
《女巡按》 飾 霍定金
《珊珊》 飾 珊珊
《盜劍》 飾 嬌龍
《大俠復仇記》 飾 王丹萍
1968年:
《神刀》 飾 白鳳
《花月良宵》 飾 張曉萍
李菁簽名照(10張)
1969年:
《三笑》 飾 秋香
《死角》 飾 溫柔
《豪俠傳》 飾 馬金鈴
《保鏢》 飾 云飄飄
《鐵手無情》 飾 桂姑
1970年:
《鷹王》 飾 顏玉蓮、冰兒
《女校春色》 飾 李海倫
《玉女親情》 飾 張愛珠
《餓狼谷》 飾 宋潔
1971年:
《新獨臂刀》 飾 巴蕉
《金毛獅王》 飾 呂文芳
《俠士行》 飾 雪娘
《冰天俠女》 飾 沈冰紅
1972年:
《亡命徒》 飾 明明
《娃娃夫人》 飾 許珍珍
《群英會》 飾 徐鳳英
《十四女英豪》 飾 楊八妹
《仙女下凡》 飾 七仙女
1973年:
《丹麥嬌娃》 飾 楊嬌嬌
《蕩女奇行》 飾 龍佩佩
《牛鬼蛇神》
《埋伏》
1974年:
《朱門怨》 飾 孫淑貞
《艷女還魂》 飾 宋蓮花
《香港73》 飾 護士
《鬼馬小天使》 飾 陳淑芬
1975年:
《捉奸趣事》 飾 王妃
《嬉笑怒罵》 飾 醫(yī)生的妻子
《情鎖》
《雙星伴月》 飾 阿嬌
《神化外母古惑妻》 飾 狐仙
《新啼笑因緣》 飾 賀莉霞
1976年:
《陷阱》
《狐天狐地》 飾 胡小仙
《老夫子》 飾 陳小姐
《洞房艷事》
1977年:
《楚留香》 飾 黑珍珠
《筧橋英烈傳》 飾 葉蓉然
1978年:
《追》
《新紅樓夢》 飾 薛寶釵
監(jiān)制作品
1980年:《蛇形醉步》
榮獲獎項
《魚美人》(1965年)一片獲得第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獎”
《娃娃夫人》(1972年)一片獲得十八屆亞洲影展“最受歡迎女星金藝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