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迪,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省 孟縣)人,北宋宣和時為畫院成忠郎,南宋紹興時復(fù)職為畫院副使,歷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1162年—1224年),活躍于宮廷畫院幾十年,畫多藝精,頗負(fù)盛名。工花鳥竹石、鷹鶻犬貓、耕牛山雞,長于寫生,間作山水小景。構(gòu)思精妙,功力深湛,雄偉處動人心魄。所作《楓鷹雉雞圖》溫柔嬌嫩可愛,《雞雛圖》形象生動超拔,刻畫細(xì)致入微,各具神態(tài)。山水師李唐法,亦多佳作。論者謂其畫鳩“作寒冷狀,精俊如生”;畫鹡鸰“翹翹欲起”。
傳世作品
傳世作品多,大多有年款。淳熙元年(1174年)作《風(fēng)雨歸牧圖》軸,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淳熙十四年(1187年)作《雪樹寒禽圖》軸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慶元二年(1196年)作《楓鷹雉雞圖》軸、慶元三年(1197年)《雞雛侍飼圖》冊頁、《獵犬圖》冊頁,均藏故宮博物院。子德茂,理宗淳佑年間(1241年-1252年)畫院待詔。畫承家法,喜畫花禽鷹鶻,野景不逮其父。所見李畫最晚年款為慶元三年(1197年),如上溯到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需時七十三年,據(jù)此推算,則李氏存世之年齡應(yīng)在九 十以上。 舉世公認(rèn)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一幅為紅芙蓉,一幅為白芙蓉,線描有五代黃筌一派畫風(fēng)的精神,紅芙蓉相對畫的更好一些。兩幅畫都在畫面的左上部題款:“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畫家李迪的作品。這兩幅畫原來是圓明園的秘藏,后來流落海外,先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