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燕連福,男,1976年3月出生,現(xiàn)為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講師。
教育經(jīng)歷
1994.9-1998.7,在蘭州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yè)學習,獲哲學學士學位;
2002.9-2005.4,在西安交通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學習,獲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學位(在職學習);
2005.4-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學哲學系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博士學位(在職學習)。
工作經(jīng)歷
1998.07-2003.12,在陜西省 西安市 解放軍西安陸軍學院 馬列教研室,任助教;
2003.12-2005.10,在陜西省 解放軍西安陸軍學院 馬列教研室,任講師;
2005.10-至今, 在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思政所,任講師。
科研項目
主持縱向課題5項,參與縱向課題6項
1、2008.9-2010.12“加強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態(tài)勢分析與路徑選擇”, 陜西省社科基金,主持人,15000元,在研。
2、2008.9-2009.12 “陜西歷史文化資源轉(zhuǎn)化為文化產(chǎn)業(yè)的態(tài)勢分析與路徑選擇”,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主持人,15000元,在研。
3、2008.01-2009.12“西安歷史文化資源轉(zhuǎn)化為文化產(chǎn)業(yè)的SWOT分析及路徑選擇”,西安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號:SF08018-(03),主持人,20000元,在研。
4、2008.02~2009.02“抗美援朝運動在陜西”,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第三批陜西黨史研究重點課題,項目號:SDY08-07,3000元,主持人,在研。
5、2006.12~2008.09“走向?qū)υ挿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研究課題,項目號:06AIJ0670142,學校資助3000元,主持人,在研。
6、2008.9-2011.6“中國古代家的哲學及其現(xiàn)代意義”,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資助項目,70000元,第二參加人,在研。
7、2006.10~2007.04“大學生法律素質(zhì)教育研究”, 陜西省教工委課題,無項目號,8000元,第一參加人,已經(jīng)結(jié)題。
8、2006.12~2008.07“當代哲學的對話范式研究”, 陜西省社科基金課題,項目號: 06C001Z,12000元,第二參加人,在研。
9、2007.12~2009.12 “交往理性與和諧政治的構(gòu)建研究”, 陜西省社科基金課題,項目號:07C009Z,12000元,第四參加人,在研。
10、2007.12~2008.1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西安精神文明建設(shè)研究”,西安市社科規(guī)劃課題,項目號:07z35,省部級,第一參加人,在研。
11、2006.12~2008.09, “人文學科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思路與方法”,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研究課題,項目號: 06AIJ0670139,第二參加人,在研。
12、2008.6.10-2008.9.1,“協(xié)調(diào)民主與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研究”,陜西省社會科學界2008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研究項目,立項號:08Z033,第三參加人,在研。
學術(shù)成果
論文發(fā)表情況:
公開發(fā)表相關(guān)學術(shù)論文11篇,其中:著名期刊1篇;CSSCI期刊5篇;核心期刊3篇,;普通期刊1篇。
1、燕連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和諧意蘊》,哈爾濱:《求是學刊》,2008第9期,20-24. 獨立完成,CSSCI期刊
2、燕連福:《中國哲學身體觀研究的三個向度》,北京:《哲學動態(tài)》,2007第11期,P49~55。獨立完成,重要期刊
3、燕連福:《阿倫特公共領(lǐng)域現(xiàn)象學的道德視域》,南京:《江海學刊》,2008年第1期,P210~214。獨立完成,CSSCI期刊
4、燕連福:《中國傳統(tǒng)倫理學的對話范式》,貴陽:《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P102-105,獨立完成,CSSCI期刊
5、燕連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對話范式》,西寧:《青海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P149~152,獨立完成,CSSCI期刊
6、燕連福:《中國古代“交通”概念發(fā)微》,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4期,P83-88,獨立完成,CSSCI期刊
7、張再林、燕連福:《理性之治與德性之治——中西政治哲學的歧異與會通》,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P34-38,第2作者,CSSCI期刊
8、燕連福、柴渭、王歡:《對大學生人性化教育與嚴格管理的反思》,武漢:《理論月刊》,2006年第2期,P148-151,第1作者,核心期刊
9、燕連福:《從方法論看毛澤東論中庸思想》,沈陽:《理論界》,2004年第6期,P322-323,獨立完成,核心期刊
10、高超峰、燕連福:《從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看人的全面發(fā)展》,武漢:《理論月刊》,2004年第8期,P23-24,第2作者,核心期刊
11、燕連福、高志利:《免費的碩士生教育是否公平》,北京:《中國研究生》,2004年第2期,P57-59, 第1作者,普通期刊
著作:
參編一部,《所知學的視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參編10000字
論文轉(zhuǎn)載和引用情況:
有4篇文章被多次轉(zhuǎn)載和引用:
1、《中國古代“交通”概念發(fā)微,文章觀點被《新華文摘》2007年第1期轉(zhuǎn)載,P159。
2、《理性之治與德性之治——中西政治哲學的歧異與會通》,被引用1次:
王南湜,王新生:《從理想性到現(xiàn)實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建構(gòu)之路》,《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引用,P43-54。
3、《對大學生人性化教育與嚴格管理的反思》,被引用1次
孔昭艷:《試論高校對大學生的人性化管理》,《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引用,P32-33。
4、《免費的碩士生教育是否公平》,被引用4次,
湖南大學楊溪碩士論文《教育部直屬高校研究生收費標準研究》引用,2006年11月15日,P13。
劉民忠,郭學益:《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建設(shè)與研究》,《求索》,2006第7期引用,P135-136。
沈堰奇,李化樹:《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析》,《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第7期引用,P76-78。
沈堰奇,李化樹:《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析》,《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6年第1期引用,P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