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教育經(jīng)歷
2006-2009: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
2004-2006:北京大學社會學,碩士
2000-2004:武漢大學社會學,學士
工作經(jīng)歷
2019-至今: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者
2014-至今: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2011: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訪問學者
2009-2013: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講師
主講課程
主要講授課程:組織社會學(本科生)、社會心理學(本科生)、應用統(tǒng)計學(本科生)、社會研究方法(碩士生)、社會學經(jīng)驗研究案例分析(碩士生、博士生)、調查組織與設計(碩士生)等課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組織社會學、科學社會學和社會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基層組織變遷與基層社會治理、技術進步與社會組織變遷、民族地區(qū)社會發(fā)展。
主要貢獻
研究課題
1、2012年至今,技術進步與組織間關系:以中關村科技園的兩個園區(qū)為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2、2011年至今,民族地區(qū)的環(huán)境、開發(fā)與社會發(fā)展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3、2011年至今,技術進步與部門間關系結構變遷:基于一汽轎車和一汽大眾的個案比較分析,教育部2011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
4、2010年至今,教學與研究之關系的歷史邏輯與實踐機制——基于歷史分析和個案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學一般項目。
5、2012年,基層組織場域失序與“涉民”群體性事件惡化,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建設項目——當代民族問題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少數(shù)民族社會問題研究中心”子課題。
5、2011年,基層組織視角下的危機傳導與抑制:對四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群體性事件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民族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子課題、985工程建設項目——當代民族問題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少數(shù)民族社會問題研究中心”子課題。
6、2010-2011年,西方社會科學界的階級階層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轉型期我國社會階級階層關系問題研究項目”子課題。
7、2009-2012年,技術進步與農村社會變遷,廣東省社科規(guī)劃課題。
8、2009-2010年, “社會責任國際標準風險控制及企業(yè)社會責任評價技術研究”項目子課題“國內企業(yè)社會責任標準調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9、2008-2010年,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東北國企下崗職工生命歷程研究。
10、2007-2010年,技術進步和社會組織變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課題。
著作目錄
專著
1、王旭輝,《技術進步與主體利益結構:朝陽轎車的技術層級結構與部門間關系變遷(1978-200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譯著
1、班覺著,班覺、王旭輝譯,太陽下的日子:西藏農區(qū)典型婚姻的人類學研究,藏學出版社2012年。
2、萊斯特·R·庫爾茨著,薛品、王旭輝譯,《地球村中的“諸神”——宗教社會學入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3、彼得·羅希等著,邱澤奇、王旭輝等譯,《項目評估:方法與技術》,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期刊論文
1、王旭輝,2014,社會學視域下技術與組織關系研究的演進與反思,《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6期。
2、王旭輝,2013,民族社會工作的合法性、實踐價值及策略性發(fā)展重點,《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度舜髲陀≠Y料·社會工作》2014年第1期(全文轉載)。
3、王旭輝,2013,脫嵌型資源開發(fā)與民族地區(qū)的跨越式發(fā)展困境——基于四個關系性難題的探討,《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度舜髲陀≠Y料·民族問題研究》2013年第12期(全文轉載)。
4、王旭輝,群體性事件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概念、分析要素與價值立場,《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5、王旭輝,城市化理論的價值取向轉變與反思——兼論包容性發(fā)展理論對我國城市化的啟示,《新視野》2012年第5期。
6、王旭輝,中國民族社會工作發(fā)展路徑:邊界跨越與文化敏感,《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2年第11期(全文轉載)。
7、王旭輝,“從抽象到具體:對科層組織運作動態(tài)的分析”,《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3期。
8、王旭輝,“結構洞:陷入與社會資本的運作——參與者競爭和回報的社會網(wǎng)絡結構理論”,
《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會議論文
王旭輝,《社會經(jīng)濟地位與健康風險——以吸煙和被動吸煙為例》,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公共衛(wèi)生學院承辦“醫(yī)學與社會研討會”,2015年9月。
王旭輝,《民族社會工作的合法性、嵌入性及其內生發(fā)展》,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中國社會工作協(xié)會民族社會工作專業(yè)委員會主辦“首屆全國民族社會工作”學術研討,2014年11月。
王旭輝,《分化與趨同——國家治理視角下的高校職稱制度比較研究》,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主辦“技術應用與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2014年11月。
王旭輝,“Disembedded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Dilemma of Ethnic Regions in China”, 河海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承辦“多樣性:環(huán)境與社會——動員環(huán)境社會學國際研討會”,2013年11月。
王旭輝,Why the Mass Event Got Out of Control: The Dilemma Of Double Principal-Agent Governance,(群體性事件為什么失控:雙重代理式治理的困境),Ehime University
The First China-Japa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um(日本愛媛大學主辦“第一屆日中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論壇”),2013年3月。
王旭輝,《新疆地區(qū)的資源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與社會發(fā)展:設想與進展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地區(qū)資源、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課題組主辦“民族地區(qū)資源、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學術工作坊,2012年12月。
王旭輝,《權變與規(guī)范:網(wǎng)絡集群行為的實踐圖景》,臺灣東海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社會學系主辦“第六屆技術、金融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11年12月
王旭輝,《從閉鎖到跨越——邊界視閾下的中國民族社會工作路徑初探》,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少數(shù)民族問題研究中心主辦“民族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2011年12月。
王旭輝,《政府與業(yè)主共謀“關系產權”網(wǎng)絡》,上海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社會學系主辦2011年社會學年會“全球化時代中國經(jīng)濟社會結構變遷”分論壇,2011年8月。
王旭輝,《群體性事件中的利益表達、整合與基層組織失序》,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主辦“第八屆組織社會學工作坊”,2011年7月。
王旭輝,《企業(yè)技術進步與利益主體結構:基于YQ公司的個案分析》,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第五屆技術、金融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10年12月。
王旭輝,《YQ公司的技術層級結構與部門間關系變遷(1978-2008)》,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城市社會研究中心主辦“組織研究案例分享研討會”, 2010年12月
王旭輝,《“農民的終結”與中國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合辦“城鄉(xiāng)統(tǒng)籌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201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1月。
王旭輝,《政府責任的邊界及其與社會結構變遷的關系》,上海市委黨校、上海市行政學院主辦“城市發(fā)展與社會政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1月。
王旭輝,《費孝通社區(qū)研究理論與方法》,中央民族大學主辦“紀念費孝通、林耀華誕辰100周年——暨民族學人類學中國學派研討會”,2010年6月。
學術論著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北京哲學社會科學項目1項;出版《技術進步與主體利益結構:朝陽轎車的技術層級結構與部門間關系變遷(1978-200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啟蒙與絕望:一部社會理論史》,(譯著,上海三聯(lián),2018年)、《太陽下的日子:西藏農區(qū)典型婚姻的人類學研究》(譯著,藏學出版社,2012年)等學術著作;發(fā)表《治理錯位與沖突升級:復合治理的困境——“東利事件”的個案研究》(《社會學評論》,2017年第5期)、《嵌入性自主:環(huán)境NGO的合作邏輯及限度——S機構壩鎮(zhèn)項目點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4期)等二十余篇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