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追隨郭威
楊廷璋的家世一向低微貧賤,有個姐姐守寡住在京城,周太祖郭威當(dāng)時是地位低下的士卒,想要娶她,楊廷璋姐姐不從,郭威讓媒人傳話威逼,姐姐把這事告訴了楊廷璋,楊廷璋就去找郭威,見面之后,楊廷璋回來對姐姐說:“這個人相貌不一般,不能拒絕他!苯憬憔吐爮牧怂,嫁給了郭威。
郭威隨劉知遠鎮(zhèn)守太原的時候,廷璋多次去太原探望他的姐姐,他為人純樸謹(jǐn)慎,郭威很賞識他。楊廷璋的姐姐去世后,郭威將楊廷璋留在身邊供職。郭威奉命外出討伐三個叛亂的藩鎮(zhèn)、帶兵入京推翻后漢朝廷的過程中,楊廷璋多次獻上奇妙的計謀。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即位,追認(rèn)冊封楊廷璋的姐姐為淑妃,破格提拔楊廷璋為右飛龍使,楊廷璋堅決推辭不受,情愿把恩賞轉(zhuǎn)給他的父親楊洪裕。郭威就下令把楊洪裕召到京城,但楊洪裕以年老有病為由不愿為官,就只授給他金紫光祿大夫、真定少尹的職銜。
輔佐世宗
追隨郭威后,楊廷璋歷任皇城使、昭義兵馬都監(jiān)、澶州(今河南濮陽)巡檢使等職。當(dāng)時柴榮以皇子的身份擔(dān)任澶州刺史,柴榮是郭威的夫人柴氏的侄子,后被郭威收為養(yǎng)子,所以呼楊廷璋為舅舅。
后周廣順三年(953年),柴榮從澶淵返回京城任職,他向郭威贊揚楊廷璋有辦事能力,郭威升楊廷璋為客省使。當(dāng)時鎮(zhèn)守涇原的大帥史懿稱病不朝見,郭威命令楊廷璋前去接替他。將要出發(fā)時,郭威對他說:“如果史懿不接受朝廷的命令,就想法解決他!睏钔㈣暗竭_涇原之后,讓周圍的人都退避下去,把詔書給史懿看,為他剖析禍福利害,史懿聽了他的話,當(dāng)天就上了路去京城覲見皇帝。楊廷璋到?jīng)茉瓡r間不長,郭威就駕崩了,楊廷璋聞訊之后,幾天吐血不進食。
鎮(zhèn)守晉州
周世宗柴榮即位后,拜楊廷璋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充宣徽北院使。后周顯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柴榮率軍征討北漢劉崇,楊廷璋被任命為建雄軍節(jié)度,他在鎮(zhèn)數(shù)年,對軍民有很多恩惠關(guān)愛。他先后率兵攻入北漢的太原境內(nèi),拔掉仁義、高壁等營寨,俘獲刺史、軍校達數(shù)十人,俘獲北漢百姓數(shù)千戶,兵器羊馬數(shù)以萬計。北漢被迫放棄沁州以南二百里的地方,退保新城,楊廷璋遂設(shè)置保安、興同、白壁等十余寨。
后周顯德四年(957年),周世宗柴榮親率大軍征伐南唐,恰逢此時,隰州(今山西隰縣)刺史孫議病亡。晉州兵馬都監(jiān)李謙溥對楊廷璋說:“隰州大寧(今山西大寧)乃是咽喉要地,不可缺守。倘若奏報請示皇上等待回復(fù),隰州這座孤城早就淪陷了!睏钔㈣傲⒓春炇饡好钪t溥代理隰州刺史。
李謙溥到隰州后,北漢軍果然來攻打隰州城,楊廷璋身邊參與謀劃的幕僚都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趕快救援他。楊廷璋說:“隰州城防堅固完整,北漢軍倉促而來,一定沒準(zhǔn)備攻城的器械,咱們應(yīng)當(dāng)用妙計來打敗他們。”就招募了不怕死的勇士一百多人,許諾給予重賞,從小路派人去隰州,讓李謙溥做好里應(yīng)外合的準(zhǔn)備。周軍到達后就悄悄在夜間出擊,隰州城中的周軍士兵也吶喊沖出,北漢軍大敗。周軍乘勝追擊數(shù)十里,斬首千余人,大獲全勝。奏章送到柴榮手中,柴榮高興地說:“我的舅舅是真能抵御敵寇!”隨后下詔褒獎楊廷璋,后加檢校太保。
顯德六年(959年)夏,楊廷璋率所部進入河?xùn)|地界,攻下堡寨十三座,招降北漢的巡檢使靳漢晁等三人。顯德六年(959年)六月,柴榮駕崩,周恭帝即位,加封楊廷璋為檢校太傅。
效忠北宋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稱帝,改元建隆,建立北宋。楊廷璋加官檢校太尉,屬地的官吏百姓到朝廷去,請求立碑贊頌其功德。宋太祖趙匡胤就命令盧多遜撰寫碑文賞賜給他。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起兵反宋,暗中派遣親信讓他攜帶封密書信向鄰國求援,楊廷璋捉獲了他,給他戴上鐐銬押送京城,趁機獻上攻取李筠的計策,趙匡胤當(dāng)即下詔把謀劃的事委托給他。等到趙匡胤親征李筠時,詔令楊廷璋率所轄軍隊進入陰地,牽制李筠所部,李筠被平定之后,楊廷璋率部返回軍鎮(zhèn)。
楊廷璋回鎮(zhèn)晉州之后,趙匡胤任命荊罕儒為鈐轄,荊罕儒因為楊廷璋是周朝的近親,懷疑他對宋朝有二心,每次進入楊廷璋府中,隨從的人都手持刀劍,想要找機會殺楊廷璋。楊廷璋則推誠相待,毫不設(shè)防,荊罕儒也不敢動手,最終也沒有禍患。談到此事的人都說是因為楊廷璋在涇州保全了史懿的性命,積了陰德,這是對他的回報。
晚年逝世
建隆元年(960年)秋,楊廷璋到京城朝見皇帝,被改任鎮(zhèn)守邠州,乾德四年(966年),又改任鄜州。開寶二年(969年),被召入京城,任右千牛衛(wèi)大將軍。
開寶四年(971年),楊廷璋病卒,享年六十歲。
楊廷璋有七個兒子,但他都沒有為他們求官職,只是上表為他的外甥安崇勛(安重誨之子)求了西頭供奉官的官職。
軼事典故
楊廷璋的父親楊洪裕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在真定境內(nèi)的貂裘陂打魚,忽然來了一個騎著快馬的人,把兩個石雁送給他,一只石雁掩著左翼,一只石雁掩著右翼。那個人說:“我是北岳的使者!闭f完,人就忽然不見了,當(dāng)年,楊母生下了楊廷璋的姐姐(后嫁給郭威,郭威稱帝后追封為淑妃),第二年生下了楊廷璋,楊家的家境也逐漸昌盛起來。
人物評價
《宋史·列傳第十四》:“廷璋美髯,長上短下,好修容儀,雖見小吏,未嘗懈惰。善待士,幕府多知名人!
家族成員
父親:楊洪裕。兒子:楊坦,進士及弟,歷任屯田員外郎、鹽鐵副使、判官。兒子:楊塤,進士及弟,曾任都官郎中。外甥:安崇勛(后唐樞密使安重誨之子)。史籍記載
《宋史·列傳第十四》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