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孔宜,字不疑,孔仁玉長子,孔子四十四代孫。生于后晉天福六年(94
。蹦辏,卒于北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終年46歲。
孔宜自幼聰穎,十歲能文。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上書皇帝述其家
世,被召為曲阜縣主簿,后遷黃州軍事推官。黃州扼江鄂咽喉,地勢險要,時
值吳、越初定,孔宜佐理軍務(wù),實績甚多。宋太宗即位,擢孔宜為司農(nóng)寺丞,
掌星子鎮(zhèn)市征,曾上言皇帝:江左始平,庶務(wù)不綱,星子當(dāng)江湖之會,商賈云
集,請建為軍。朝議后,因丁戶少而定為縣,孔宜就任知縣。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皇帝賞識孔宜所著文、賦,擢其為太
子右贊善大夫,襲封文宣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奉詔修曲阜孔子廟。
宋太宗雍熙三年,曹彬北征契丹,孔宜受詔督餉,被拒于巨馬河,溺水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