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志忠署名張志中,1945年出生于河北束鹿,1966年畢業(yè)于中 央美術學院附中,現(xiàn)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一級美術師,作品入選第六、八、九屆全國美展和許多大型的國際交流展覽,出版有《張志中畫集》等。張志中自幼受親友影響,十分注重文化修養(yǎng),由此而使他的美術創(chuàng)作總是帶有探索性。
創(chuàng)作風格
80年代初,他即開始了對水墨語言現(xiàn)代化與個性化的探索,至今不輳他大膽地借用書法與版畫中的拓印手法,佐之以中國畫固有的骨法用筆,始而花鳥,繼而人物,進而山水,創(chuàng)造了頗具個性而又完整的藝術語言。他的花鳥畫,近乎宋人 繪畫,著色典雅,但構圖是現(xiàn)代的;他的人物畫以人體為主,在西方寫實繪畫的基礎上,著意于人體的動感;他的山水畫則多有元人繪畫的氣象,蒼茫渾厚。張志中總是在探索,但他的探索總是理性的,沒有盲從,也沒有動搖,而是踏踏實實地向前走,很少走彎路,而成為實力派 畫家中的一名干將。
人物評價
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令人耳目一新的 張志忠的作品中,常常具有一種屬于 畫家所獨有的藝術魅力和精
神世界,一份蘊涵在畫面深處的作者對于所要表現(xiàn)的客觀對象的深摯感情。看來, 畫家所追求的,已經(jīng)不只是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技法和筆觸,而且也包含了一種如同我國古代美術家所倡導的“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居下”的深刻哲理。我注意到,他的所有的佳作常常是在刻意追求一種神韻和意象的內在的美。同樣的荷花,或在風中,或在雨下,或值清秋,或遭霜摧,或斑彩絢爛,或凋零蕭瑟,卻都能給人帶來一種各具韻味和風骨的藝術感受。 ——馮牧
張志忠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畫家。他攻書法、詩詞,攻儒道、武林、中醫(yī),都是為了尋找中華民族的魂魄。這些傳統(tǒng)在他心中洶涌澎湃,再糅進版畫的方法和效果,大大增強了志忠作品的魅力。別人的看法我不知道,反正我讀了他的畫鼻子尖上直出汗,一陣激動的涼風抽得脊背起雞皮疙瘩,正如聽了大師的音樂作品時,產(chǎn)生一種夠不著、撓不到癢處的激動一樣!n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