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人物傳記
嘉慶二十四年舉人,道光十五年,大挑知縣,發(fā)廣東,授乳源,調潮陽。歷署揭陽、惠來、嘉應、海陽。在海陽捕雙刀會匪黃悟空,置之法。舉卓異,署鹽運司運同,擢佛岡廳同知,署潮州知府。
咸豐二年,惠州土匪肆劫,均奉檄往,獲匪千馀,分輕重懲治,遂肅清。三年,實授。時東南各行省軍事亟,福建、湖南大吏聞均名,先后奏調往襄剿匪,廣東方倚為保障,堅留之。四年,江南大營散兵回粵,結匪為亂。賊首陳娘康擁眾圍潮陽,分黨陷惠來,攻普寧。援軍失利,均親督戰(zhàn),敗賊。甫解潮陽圍,海陽彩陽鄉(xiāng)匪首吳中庶乘間糾黨陳阿拾煽眾,旬日至萬馀人。大掠海陽,逼攻郡城,澄海匪首王興順亦與合。均檄潮陽令汪政分兵援郡城,戰(zhàn)城下,殲賊數(shù)千,圍解。自移軍澄海,冒雨破賊巢,分路搜捕,清馀孽。旋克惠來,斬陳娘康等于陣。未幾,以積勞卒于官。
均性清介,治潮最久,誅盜尤嚴。每巡鄉(xiāng),輒以二旗開導,大書曰;“但原百姓回心,免試一番辣手。”化莠為良,保全彌眾。從役有取民間絲粟者,立斬馬前,民益畏服。在潮陽以濱海地咸鹵,開渠以通溪水,筑堤六千馀丈,淡水溉田,瘠土悉沃。在海陽浚三利溪,加筑北堤,為郡城保障。及守潮州,修復州東廣濟大橋。附郭西湖山高出城上,登瞰全城如指掌,舊有高墉為犄角,久圮。均筑展新城,跨壕而過,圍山于城內。至是匪亂圍攻,竟不能破,民咸頌之。歿后,追贈太仆寺卿。光緒間,潮州建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