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概況
王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員。主要演出劇目有《審御案》、《逼上梁山》、《梨花歸唐》《富貴圖》、《點帥破陣》等。1996年獲山西省“杏花獎”、2004年獲中國戲曲紅梅獎大賽銀獎。主攻小生、武生,忻州五寨,大專學歷,畢業(yè)于山西省戲劇職業(yè)學院。獲全國少數(shù)民族戲曲會演優(yōu)秀表演獎、上海白玉蘭戲劇配角獎、中國戲曲紅梅大賽銀獎、山西省杏花表演獎。
代表作品
《 丁果仙》、《 傅山進京》、《審御案》、《梨花歸唐》、《 逼上梁山》、《殺嫂》、《折桂斧》等劇中擔綱主演。
年齡最長
王波在幾位 晉劇男小生演員中,應(yīng)該是年齡最長的。這位來自忻州五寨的小生演員,除巾生、 官生戲,如《守節(jié)的女人》(飾 沈蓉)、《審御案》(飾寇準)等,演得風流倜儻、俊美灑脫外,還最善演武生戲,如《武松殺嫂》(飾武松)、《 逼上梁山》(飾林沖)、《 算糧登殿》(飾高士繼)等,在觀眾中有晉劇“活武松”、晉劇“活林沖”之美譽。近幾年,他獲譽最高的是在《傅山進京》中扮演的青年康熙,在我的眼里,其形象完全可以和 電影、電視版的康熙媲美,是繼晉劇須生大王丁果仙塑造的 唐代宗之后,在晉劇舞臺上塑造的又一位成功的帝王形象。
生性好強
王波生性好強,但卻屬于在藝術(shù) 上高標準、嚴要求,在為人上講包容、求和諧的人,他和 杜玉豐有某些相似之處,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雖藝高八斗,演出頻頻,而卻獎項不多,其勞動付出與實際影響之間,明顯存在一定差異。好在“ 上帝”對勤奮者還是長眼睛的,如:一次是在河南衛(wèi)視《 梨園春》參加打擂,當時他演的是《林沖發(fā)配》(《逼上梁山》片段),由于現(xiàn)場觀眾對武戲表演知識的局限,王波沒有獲得來自觀眾席上的“最高分”,而在專家評審時,王波卻能夠被在場的專家一致欽點為參加決賽的選手之一;又如:一次是隨《傅山進京》劇組赴滬參加第九屆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shù)節(jié),由于王波扮演的青年康熙 氣韻絕佳,在評委中一路暢通,最后輕獲白玉蘭 表演藝術(shù)配角獎。這兩件事,充分說明,做事低調(diào),并不等于藝術(shù)低調(diào),王波的藝術(shù) 造詣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默默奉獻
王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既擅演大角色,也愿意演小角色的晉劇小生表演藝術(shù)家,大到主演《殺嫂》(飾武二郎)、《逼上梁山》(飾林沖)、《守節(jié)的女人》(飾沈蓉)、《梨花歸唐》(飾 薛丁山),出演《算糧登殿》(飾高士繼)、《三關(guān)點帥》(飾 楊宗保)、《丁果仙》(飾任秀峰)、《連親百萬莊》(飾 萬金山),并與 謝濤演對手戲《傅山進京》(飾青年康熙)等。小到參演《殺驛》(飾貴差)、《臥虎令》(飾 張杰)、《爛柯山下》(飾報子)、《 范進中舉》(飾報子)等,并被我在2002年寫的一篇戲評中譽稱為與張智、 鄭強、李建國并列的四大男小生之一,此 觀點見諸山西日報、 太原日報后,很快便得到了業(yè)內(nèi)圈外的廣泛認同。
人生格言:不斷為無盡的藝術(shù)默默奉獻是很平凡而又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