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78年——1982年 北京郵電大學 計算機與通信專業(yè) 工學學士學位。
1982年——1985年 北京郵電大學 電路信號與系統(tǒng) 工學碩士學位。
1990年——1993年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 電氣工程專業(yè) 獲工學博士學位。
曾任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執(zhí)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計算機與控制學科組副主任。
2012年6月--2019年5月 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
任免信息
2019年5月29日,教育部研究決定:免去郭軍的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職務。
研究方向
模式識別、中文信息處理、網(wǎng)絡管理與控制。
主要貢獻
基于整形變換的手寫漢字識別方法:在IEICE Transaction、電子學報等國內外學術雜志上發(fā)表10多篇相關論文。在對日本國家標準漢字數(shù)據(jù)庫ETL9的測試中獲最高識別率,在1995年和 1998年國家863舉行的兩次全國評測中分別獲得識別率的第一名和第三名。
HCL2000: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研制完成的一個大規(guī)模脫機手寫漢字數(shù)據(jù)庫。HCL2000面向國標一級漢字,每個漢字有近2000個樣本,并包含書寫者信息。是目前世界上樣本數(shù)最多信息最豐富的脫機手寫漢字數(shù)據(jù)庫,不僅可用于漢字識別系統(tǒng)的訓練和測試,還可用于研究影響文字書寫的各種因素。目前已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國家信息工程中心、漢王公司等單位的研究開發(fā)工作中被實際采用。
書童碼漢字輸入法:獲國家發(fā)明專利。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計算機世界》、《中華工商時報》、《金融時報》等多家報紙宣傳報道,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
《網(wǎng)絡管理與控制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年1月,原郵電部重點教材。
《智能信息技術》: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獲獎記錄
郵電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北京市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青年學科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帖、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IEICE會員。
學術兼職
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高級知識分子聯(lián)誼會理事、北京市海淀區(qū)人大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