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博學(xué),工詩、畫、草書。尚藩屢辟不就,人因其姓稱高士。明亡與陳子升、王邦畿有偕隱之約。暮年能于月下作畫,視畫時益工。朱彝尊論畫詩云:“吳中好手有四王,常州二惲桐城方。嶺南高儼、歙黃伋,亦有傅山居晉陽!笨滴醵辏ㄒ涣似撸┠昶呤性凇S歇毶铺眉。
誓為遺民
順治六年(1649年),平南王尚可喜平定廣東,駐廣州城, 聞高儼畫名,屢派人邀請他出任官職,均被拒絕。高儼畫一幅自畫像,表示自己不愿做清朝的官員, 畫中一人穿著一套衣裳相連的古式服裝(深衣),半身露在白云天際, 說:“我要畫一個若有若無的高望公!”同時,他以赭色染一套野人衣服,鞋帽均與世人穿的不同,見到他的人,一看便知道是個明朝的遺民。
作品一覽
高儼精繪山水花卉,但他的作品不輕易給人, 特別是不愿給官僚市儈。晚年,藝術(shù)造詣更精,能在月光下作畫,比日間畫的更好。因他姓高,人稱為“高士”。 代表作有清初畫的《秋寺晚種圖》立軸,筆鋒蒼勁,功力深厚,是他生平杰作。還有《新會十二景冊》,重現(xiàn)岡州如詩如畫的山河景色。 《秋林觀瀑圖》被畫家譽為“筆墨甲于嶺南”。高儼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逝世,終年73年。 著有《獨善堂集》。今人編輯出版的《三編清代稿鈔本》收錄有其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