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大臣(?—1573),常州武進縣人?官撩麑⑵堇^光手下士兵(未知是否屬實),因犯錯逃離軍隊。
歷史事件
明朝萬歷元年(1573)正月,有男子王大臣,偽著內(nèi)侍服,潛入乾清宮,見了神宗皇帝慌張,被獲下東廠。馮保若緣此以陷高拱,令辦事人饋他飲食,納刃袖中,許賞他千金,教他誣高拱怨望,與太監(jiān)陳洪共謀大逆。取得偽供后,便發(fā)緹騎包圍高拱府第,械高氏奴仆。家人恐慌萬狀,各自挾資潛逃。高拱無奈出見緹騎,問他們何故包圍府第?緹騎說,沒有逮捕他的意思,只是包圍保持以防意外罷了。高拱這才定下心,但預(yù)料可能將有大禍臨頭。
按馮保原意,實欲以此興獄,居正也參與其事,說要“詰問指使”。消息傳出,舉朝洶洶,都說馮、張要害高拱。吏部尚書楊博與左御史葛守禮,相信高拱是一個政治家,不會干此等蠢事。相約到張居正處,求他緩解。居正說:事情是馮保辦的,與他無干。楊、葛說:即使你不與謀,現(xiàn)在只有你能救高拱。居正說,案情已經(jīng)辦結(jié),有贓有證,即將上報,他已無能為力,并將獄詞拿給楊、葛看。居正是個聰明人,也有一時懵懂。楊、葛看出其中修改“歷歷有據(jù)”四字,出于居正手筆,笑而不言。居正知道已露破綻,便說,內(nèi)侍文理不通,他為更改數(shù)字。在非常 的情況下,居正答應(yīng)將奏緩其獄。楊、葛回來后,商量救援辦法,把對高拱抱同情態(tài)度的錦衣衛(wèi)都督朱希孝拉了出來,陰遣錦衣要挾王大臣,又以拱仆雜稠人中,令王大臣識別,王大臣茫然分辨不出。便說以利害,教他據(jù)實情翻供,或可免死。會大審,一般由三法司會審,必須先杖被審人。主其事的有左都御史葛守禮、錦衣衛(wèi)都督朱希孝及楊博、馮保等。將杖,王大臣大聲呼喊說:“許我富貴,怎么榜掠我!且我哪能里識高閣老!
又傳在審問時,值雷雨大作,馮保害怕露餡兒,便草草收場,令人以生漆酒瘏王大臣,使再審時話講不清楚。當(dāng)即移付法司,問斬了結(jié)。高拱得大白免禍。
到底王大臣何許人?一說是戚繼光部屬逃兵,一說是京師傭奴,各書說法不同。關(guān)于王大臣獄,各書記載也頗多異同。
高拱《病榻遺言》認(rèn)為是馮、張的共同陰謀,用藥飲瘏王大臣也出于馮保、張居正主意。因王大臣在大審時已經(jīng)翻供,恐張揚出去對他們不利。此事主謀為馮保,因王大臣被獲時先交東廠查辦,馮保是東廠的頭頭,最初誣高的供辭來自東廠。張居正看過獄辭,并為修改四字。后因楊博、葛守禮的請求改變主意,替他奏請緩決。三法司會審之后,馮保怕陰謀暴露,用藥瘏王大臣,移法司判處死刑以了結(jié)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