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性 別: 男 。
職 稱: 教授、博士生導師 。
學 歷: 博士 。
職 務: 食品安全分析與檢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
專 業(yè): 分析化學、電化學 。
教育工作經歷 :
河南師范大學學士(1985年),碩士(1991年) 。
南京大學博士(1998年) 。
廈門大學博士后(1999-2001) 。
日本岡山大學博士后(2001-2002) 。
福州大學教授(2004-)。
研究方向
生物電化學傳感器;材料電化學;電致化學發(fā)光;納米材料及器件 。
主要貢獻
教學簡介
本科課程:《儀器分析》 。
研究生課程:《電化學儀器原理和方法》 。
博士生課程:《現代電分析化學》 。
科研簡介 研究領域涉及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材料電化學、電致化學發(fā)光、芯片實驗室等。
在國內最早開展了溫度調制電極(熱電極)的研究工作。在界面電化學、溫度調制電化學基礎理論及其應用方面作出了重要研究成果。在國際上第一個實現了用于半導體三維封裝技術的高深寬比通孔(TSV)電鍍。目前該專利技術被用于最先進的封裝工藝。自2001年來,連續(xù)獲得并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8項,發(fā)表SCI論文40余篇。包括Chem.Eur. 以及Analyst及等國際著名期刊。發(fā)表在Chem. Commun.上研究熱電極對治療禽流感前驅物(莽草酸)的高靈敏度檢測方面的論文,被選為熱點文章(Hot Article),并被英國皇家會期刊Chemical Technology 作為亮點介紹。
社會兼職 中國電子學會,電子制造與封裝技術分會,第十屆電鍍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電鍍與精飾》雜志編輯委員會委員 。
科研項目
主持的科研項目:
1.人工納米馬達的設計制作及其化學生物傳感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3.01-2016.12 。
2. 陰極電致化學發(fā)光基本問題及其應用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0.1~2012.12 。
3. 溫度調制電化學傳感器的基本問題及其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8.1~2010. 12 。
4. 半導體芯片金屬化工藝過程中的相關電化學問題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5.1 ~ 2007.12 。
5. 半導體材料表面超精細拋光新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1.1- 2003.12 。
6.溫度調制電極及其應用研究,福建省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項目(XSJRC2007-02),2007.12-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