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78年9月他進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1982年獲得北大法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北大刑法學法學碩士學位,1987年獲得中美法學教育交流基金(CLEEC)赴美學習,1988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1994年至1996年作為洪博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客座研究員在聯(lián)邦德國馬普國際與外國刑法研究所和奧格斯堡大學法律系進行研究工作,2004年作為英國學會王寬誠研究基金(British Academy K C Wong Fellowships)客座研究員在倫敦大學英國高等法律研究院進行研究工作。王世洲教授1985年留校任助教,1987年任講師,1993年任副教授,2001年擔任教授,自2003年起擔任博士生導師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刑法,比較刑法,國際刑法。
王世洲教授參加了中國1997年刑法典的起草準備與咨詢工作,為1996刑事訴訟法典的制定提供過法律幫助,另外,還幫助起草了中國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為中國證券法、著作權(quán)法、以及許多單行刑事法律的制定工作提供過咨詢意見。
主要貢獻
截至2006年底,王世洲教授已經(jīng)獨立出版專著2部,其中《德國經(jīng)濟犯罪與經(jīng)濟刑法研究》一書獲得2000年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作為主編、副主編、主譯出版專著、譯著4部,其中《美國經(jīng)濟犯罪和經(jīng)濟刑法研究》(周密主編)一書獲1995年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參著、合著、合譯專著12部,其中在荷蘭克魯沃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專著3部,《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和對策》(周密、康樹華、儲懷植主編)一書獲1990年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第二屆評獎大會二等獎,《中國刑法論》(楊春洗、楊敦先主編)一書獲1995年國家教委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另外,還出版了個人譯文集《我的一點家當》和獨自翻譯了135萬字的《德國刑法總論(第一卷)》。
另外,王世洲教授在國內(nèi)外和臺灣地區(qū)還發(fā)表了論文、譯文近70篇,其中包括直接用英文、德文在歐洲、美國、德國、波蘭、英國等國家與地區(qū)發(fā)表的論文10余篇。在“美國比較法雜志”上發(fā)表的“論中國刑法中的司法解釋”一文被“美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入,在“法學研究”上發(fā)表的“中國刑法理論中犯罪概念的雙重結(jié)構(gòu)與功能”一文被“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收錄,主要觀點被收入《中國法律年鑒(1999)》,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上發(fā)表的“關(guān)于中國死刑制度的反思”一文被《新華文摘》轉(zhuǎn)載,在“法學研究”上發(fā)表的“現(xiàn)代刑罰目的理論與中國的選擇”一文獲得“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科研成果類三等獎。王世洲教授有論文被翻譯成日文和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