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5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yè)并獲學士學位;
1988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歷史系世界近現代史專業(yè)并獲碩士學位;
1988年7月分配至江蘇教育學院歷史系工作;
1997年晉升為副教授;
2004年晉升為教授;
1998年進入國家重點學科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學科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錢乘旦教授;
2001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07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英國劍橋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活動。
承擔課程
《世界現代史》(本科歷史專業(yè)基礎課)
《世界當代史》(本科歷史專業(yè)基礎課)
《世界經濟史》(本科歷史專業(yè)選修課)
《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本科歷史專業(yè)選修課)
《現當代國際關系》(本科歷史專業(yè)選修課)
《國際貿易》(本?平洕悓I(yè)必修課)
科學研究
研究領域
一直致力于世界經濟現代化、英國史、現當代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研究項目
參與國家科研課題兩項,主持江蘇哲學社會科學課題1項。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史學科體系問題研討”(01JA770003),參與。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guī)劃項目“20世紀世界和平主義思潮與和平運動研究”(I3-012),主持,已經結題。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西方反全球化運動研究”(03CGJ009),參與,已完成。
江蘇教育學院“十一五”科研規(guī)劃第二期課題“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及效應研究”,正在進行。
研究成果
在《科學對社會的影響》、《江海學刊》、《江蘇社會科學》、《求是學刊》、《學!返热珖鴻嗤昂诵钠诳l(fā)表專業(yè)學術論文30多篇,出版《負重的和平鴿—20世紀人類追尋和平的艱難歷程》、《解讀美日—戰(zhàn)后美日關系發(fā)展研究》、《聯合國與世界和平》等專著3部,合著3部,譯著1部,主編大學教材2部。
研究成果曾獲江蘇省高校優(yōu)秀學術成果二等獎。是中國國際關系史研究會和中國世界現當代史學會會員、江蘇省世界史學會理事;江蘇教院首屆重點培養(yǎng)的中青年學術骨干、院學術帶頭人,江蘇省高!扒嗨{工程”第二期計劃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人選。
主要作品
發(fā)表論文
(1)“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人口發(fā)展的特點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江蘇社會科學》 (核心期刊),1993年第1期。
(2)“英國農業(yè)現代化試探”, 《 江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1994年第1期。
(3)“論18-19世紀英國農業(yè)發(fā)展的原因”,《 廣西大學學報》(核心期刊),1997年第5期。摘要收入《 中國新時期社科成果薈萃》,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版。
(4)“羅斯福奉行先歐后亞戰(zhàn)略評析”, 《江海學刊》(核心期刊),1998年第2期。摘要收入《中國九五科學研究成果選》(社科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5)“成功的代價—論近代英國農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教訓”,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核心期刊),2000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0年第5期轉載。
(6)“愛德華﹒湯普遜階級理論述評”, 《學!罚ê诵钠诳,2000年第1期。
(7)“先歐后亞戰(zhàn)略與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的美國對華政策”,《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核心期刊),2001年第1期。
(8)“英國重商主義嬗變述評”,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1年第5期。
(9)“中國抗戰(zhàn)與日本南進政策的選擇”, 《南京師大學報》(核心期刊),2001年第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年第1期轉載。
(10)“二戰(zhàn)中羅斯福奉行先歐后亞戰(zhàn)略之原因探析”,《南京政治學院學報》(核心期刊),2001年第6期。
(11)“論16英國民族國家的強固與民族意識的發(fā)展”,《內蒙古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2年第1期。
(12)“當代中國與世界和平運動”,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13)“冷戰(zhàn)后歐盟安全防務政策的調整”, 《世界經濟與政治評論》(核心期刊),2002年第3期。
(14)“論16世紀英國經濟一體化發(fā)展及其影響”, 《安徽史學》(核心期刊),2002年第3期。
(15)“論現代化準備期英國社會精神觀念的深刻變革”,《學海》(核心期刊),2003年第1期。
(16)“論英國現代化啟動前的成功準備”, 《山東師大學報》(核心期刊),2003年第1期。
(18)“戰(zhàn)后技術革命興起之原因剖析”, 《江西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3年第6 期。
(19)“成功的代價—論英國工業(yè)化的歷史教訓”, 《求是學刊》(核心期刊),2003年第4 期。
(20)“從世界視角看戰(zhàn)后科技革命的歷史影響”,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核心期刊),2004年第1期。
(21)“冷戰(zhàn)后聯合國維和行動發(fā)展評析”, 《南京師大學報》(核心期刊)2004年第3期。
(22)“世界歷史學科的“蘇聯體系”評述”,《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23)“宏觀視域中的全球化”,《學!罚ê诵钠诳2005年第5期。
(24)“從世界視角看中國抗戰(zhàn)的歷史地位”,《牢記歷史 振興中華》(論文集),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
(25)“現代化起源階段的歷史發(fā)展進程”,《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26)“當代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及原因初探”,《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年第3期。
(27)“冷戰(zhàn)結束后聯合國裁軍活動的進展及面臨的挑戰(zhàn)”,《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教材論著
《世紀難題》叢書(共八本),重慶出版社2000年版,副主編。
《負重的和平鴿—20世紀人類追尋和平的艱難歷程》(專著),重慶出版社2000年版,共25萬字。
《超載的地球—20世紀的世界人口問題》(與車文輝合著),重慶出版社2000年版,承擔8萬字,第二作者。
《世界當代史》(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參編,承擔4萬字。
《世界當代史》(教材),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承擔其中兩章共6萬字,第二主編。
《解讀美日--戰(zhàn)后美日關系發(fā)展研究》(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3萬字。
《沃勒斯坦精粹》(譯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承擔24萬字,第一譯者。
《聯合國與世界和平》(專著),重慶出版社2004年版,共22萬字,獨立。
《世界地理大發(fā)現》(一般著作),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版,合著,承擔3萬字。
《全球化進程中的反全球化運動》(專著),重慶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