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薛仁明,作者,講者,行者。
一九六八年生。臺灣臺南南邊的漁村茄萣人,系福建漳州長泰縣山重村薛氏來臺第十二代。父親薛阿客,工人;母親薛蔡蓮種,工人;兩人均未受學校教育。一九九九年結婚,育有二女一男。
臺大歷史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畢業(yè)。臺南一中二年級開始,長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歲因之休學半年。十九歲開始,有心于儒釋道三家。關注的焦點,是生命之修行與文化之重建。一九九三年起,長居臺東池上鄉(xiāng)下。
二零零九年起,開始在臺灣《中國時報u2027人間副刊》及《聯(lián)合報u2027聯(lián)合副刊》登載文章,隨后,陸續(xù)在兩岸的報紙發(fā)表文章。先后于臺灣《聯(lián)合報》、上!稏|方早報》、廣州《時代周報》、臺灣《人間福報》辟有專欄,聚焦于兩岸的中國文化發(fā)展以及個人的生命實感。文章書寫,均從親身體會出發(fā),開啟一個既熟悉又新鮮的獨特視角。除了寫作之外,也經(jīng)常在兩岸各地進行中國文化的相關講座。
著有正體《胡蘭成u2027天地之始》(臺北u2027如果,二零零九年四月)、《萬象歷然》(臺北u2027爾雅,二零一零年七月)、《論語隨喜》(臺北u2027爾雅,二零一一年七月)、《教養(yǎng),不惑》(臺北u2027時報,二零一二年八月)。
其中《胡蘭成u2027天地之始》以修行與美學之全面觀照,試圖還原一個歷史人物真實而深刻的樣貌,引起了兩岸三地文化界的廣泛注意;而《萬象歷然》則被臺灣文壇大老隱地喻為“一本絕對大氣之書”;至于《論語隨喜》,聚焦于論語,卻強烈對應著現(xiàn)實,是臺灣近二十年來極少數(shù)最有力道的古典書寫;二零一二年八月的新書《教養(yǎng),不惑》,強調(diào)傳統(tǒng)文化對人生底蘊的養(yǎng)成,對時下教育現(xiàn)狀頗有獨到見解。
至于簡體版,有《孔子隨喜》(北京u2027新星,二零一一年四月)以及《人間隨喜》(北京u2027同心出版社,立品圖書編輯,二零一二年七月)。
《孔子隨喜》一書主要分兩部分:上篇《孔子九章》,以篤誠、優(yōu)游之筆閑談孔子,形象鮮明,生氣靈動,活潑潑躍然紙上,呼之欲出;下篇《論語隨喜》,細繹孔門話語,靈犀一點,感而遂通,勝義紛呈,令人神旺。
《人間隨喜》則是從當下社會問題談起,落腳到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關懷上,因目光犀利或直中心懷,遂引起熱議,影響不俗;堪稱時代人心的明眼洞察,中國文化的入心言說。談傳統(tǒng)文化,能真切,能動情,能與生命相激蕩,與現(xiàn)實相對應。此書以士者情懷,允諾了一個安穩(wěn)的現(xiàn)世,喜氣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