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從16歲起,一邊讀書,一邊師從八音世家傳人武桂蘭老先生學習嗩吶,天賦的悟性和執(zhí)著的追求,使他進步很快。1980年參加忻州岱岳殿古廟會舉辦的盛大民間音樂競技大會,嶄露頭角,一舉奪得嗩吶吹奏冠軍,賽后被忻州雁劇團看重,聘為首席專業(yè)嗩吶演奏員。1987年組建小茍八音會班,任班主。經挖掘、整理、研究、排練,演出了一系列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tǒng)經典曲目,他的演奏風格奔放舒展,既有粗獷豪放的韻味,又有細膩逼真的成份,既有傳統(tǒng)演奏技法的繼承,又有現(xiàn)代技巧的熟練應用,做到了與時俱進,雅俗共賞。機關單位慶典、民間禮儀日用,必請小茍到場獻藝助興,從而也使他的藝術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充滿了藝術生命的活力。央視、省視、市視和《山西日報》、《忻州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了他的藝術活動。2004年忻府區(qū)“忻州八音樂團”成立,盧補良理所當然地成為領軍人物。
主要作品
2004年9月,中宣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在山西晉中市舉辦“中國第六屆民間藝術節(jié)”, 以盧補良為首席嗩吶的忻州八音樂團以強大的陣容演奏了由任新寧改編的《大得勝》,亦名《山水關豪情》,一舉奪得金獎,他個人也獲得民間藝術珍品表演金獎,為山西,為忻州爭得了榮譽,為忻州八音藝術開創(chuàng)了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