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設(shè)定
父親:裴昇(蒲州永樂縣縣令)
繼母:甄氏夫人
叔父:裴度(大唐宰相)
嬸嬸:楊氏夫人
未婚夫:李賀(大唐詩人,世稱“詩鬼”)
小叔:李彌(李賀的同胞弟弟,因病智力底下,但記憶力驚人)
有情人:崔淼(江湖郎中,亦正亦邪,聰明機警,陪伴裴玄靜破解大案)
好朋友:聶隱娘(大唐刺客)、韓湘子(“八仙”之一)、禾娘
伯樂:武元衡(大唐宰相,喪命于藩鎮(zhèn)刺殺,裴玄靜能夠接近權(quán)力中心是武元衡一手策劃)
形象描寫
描寫一
一個白衣勝雪的身影,在敞開的書齋門前亭亭玉立。蓮池中的菡萏宛如鋪開的紅毯烘托著她。午后絢爛的陽光從后方照過來,晃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
描寫二
裴大娘子自小聰慧絕頂,對人對事觀察細致入微,屢有超乎常人的奇妙發(fā)現(xiàn)。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裴玄靜頭一次顯露出這類特殊才能時,剛才髫年。此后若干年中,裴玄靜多謀善斷的才華多次得到證明,年方十四五時便已聲名鵲起,“女神探”的美譽傳遍整個蒲州,甚至連蒲州刺史大人都聽說了。
人物生平
7歲,裴玄靜協(xié)助父親勘破殺人案而名聲大噪;
14歲,因聰慧絕頂、屢次破獲大案而聲名鵲起,“女神探”的美譽傳遍蒲州;
15歲,與時年18歲的李賀約定終身;
19歲,父親裴昇赫然猝亡,進入道觀為父守孝3年;
元和十年,踏上尋夫之路前往長安,卻得到宰相武元衡的賞識,自此開始了一段充滿懸疑而危機重重的解謎之路,先后破解了《蘭亭序》背后隱藏的千古謎局,而后又奉皇帝之命解謎《璇璣圖》背后的驚天殺局,因觸碰到皇家隱秘而受到了皇帝的猜忌……
人物情感
裴玄靜與李賀
第一次相見
那年深秋,十五歲的裴玄靜第一次見到了他。
這也是他們唯一的一次會面。直到今日,那次會面中的每一道光線、每一絲聲響,甚至每一點氣味都深深地留在裴玄靜的記憶中,歷久彌新。
其實那年他也才剛十八歲。她記得他的身形十分瘦削,一件寬寬大大的白袍像掛在肩頭上,怎么看都不妥帖。額頭白凈得近乎透明,手指又細又長,標準的文弱書生模樣。反正剛一見到他,裴玄靜就忍不住想笑。但當她的目光與他相遇時,裴玄靜笑不出來了。
她從未見過這樣清澈的眼睛——又聰明,又溫柔,又誠懇,又深情,頓時使十五歲的她變得羞怯起來。裴玄靜覺得,自己的心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輕輕一捏,酸酸澀澀的感覺便漲滿了胸口。
第二次相見
蒼白的容顏像結(jié)滿冰霜的湖面,似乎一觸即碎,連嘴唇都是雪白的,整張臉上僅剩的顏色,是兩道黑色的長眉,還在頑強訴說著詩人最后的愁思。
這是他嗎?裴玄靜已經(jīng)完全認不出來了。她俯下身去,竭力想從這張臉上尋找到記憶里的模樣。
“長吉……”她試探地喚了一聲,滿心期待他能睜開眼睛。她覺得,只要能夠再看到他的目光,一切便會恢復(fù)原樣。世界將回到最初的那一刻: 旭日初升、嬰兒首啼、春花綻放、愛人定情。還有一大把美好的時光等在前面,總之,什么都還來得及。
長吉,我來了,我終于趕到了。你睜開眼睛看看我。
裴玄靜對李賀的思念
裴玄靜珍重地收藏起匕首,沒有告訴任何人。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才會躲在臥榻的屏風后取出匕首,反復(fù)端詳,并懷著一絲甜蜜悄悄地暢想——等到與他永結(jié)同心之時,她一定要讓他說出這把匕首的秘密。她相信,那必是一個絕美而雋永的傳說,就像他筆下的那些詩句。
整整七年過去了,那一天至今都未到來,而且永遠不會來了……
裴玄靜與崔淼
“娘子真好眼色。”崔郎中笑著合上半新不舊的藥箱,又特意將鐫著“崔”字的一面轉(zhuǎn)向她,“不才崔淼,江湖行醫(yī)為生!
“娘子真好眼色!薄孕〉酱,總有人如此評價裴玄靜,卻從沒人告訴過她,這究竟是福還是禍。很久以后,當裴玄靜回想起與崔淼初遇的這一幕,方才意識到他那灑脫笑容背后的遲疑。很可能當時他已經(jīng)發(fā)覺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不過像崔淼這樣自傲的人,輕易是不肯認錯的。
裴玄靜回過神來,不覺也有些驚喜。
正是他——崔郎中,左肩上挎著的藥箱可以為證。仍然是那夜的白巾素袍,整個人干凈利落,臉上掛著云淡風輕的笑容。
這人真的太適合做郎中了,看著就讓人舒服。
作者唐隱評價
在《大唐懸疑錄》中,裴玄靜首先是一個觀察細致、心思縝密的偵探。
她博學(xué),能夠運用各種知識進行推理。她冷靜,善于識破謊言和偽裝,并且巧妙地運用謀略反敗為勝。同時,裴玄靜又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年輕姑娘,還不乏一顆癡情浪漫的少女心。為了追求真愛李賀,她可以百折不悔。而面對正邪難辨的崔淼時,她也能夠做到進退有度、有情有義。
此外,因為結(jié)合了入道求仙的背景傳說,書中的裴玄靜還具備一種清冷脫俗的獨特氣質(zhì)。
總體而言,《大唐懸疑錄》中的裴玄靜聰穎過人、外冷內(nèi)熱、勇敢堅韌、翩然若仙。也許說她是“女神探”還不夠貼切,而應(yīng)該稱之為“仙女探”吧。
裴玄靜語錄
“身為大唐的子民,我知道大唐的榮光從來不是幻覺。我相信,并且愿意用生命去維護它”。
——《大唐懸疑錄:蘭亭序密碼》
“u2018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u2019長吉,長吉,為了寫出曠世絕倫的詩句,你年紀輕輕就熬干了心血,熬壞了身子。然則u2018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u2019你再等我?guī)兹眨蛶兹。叔父這邊的事情一了,我便立即上路去找你!
——《大唐懸疑錄:蘭亭序密碼》
神探本領(lǐng)初露
裴度上一次見到玄靜時,她才剛滿七歲,就因為勘破一樁殺人案而名聲大噪。裴度至今還記得其中的細節(jié)。
死的是一名煙花女子,被人用鐵錘擊破頭顱而亡。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一名與她有私情的書生。書生為她散盡錢財,還荒廢了學(xué)業(yè),耽擱了科考,被其父趕出家門,流落街頭。煙花女子對書生本來就是逢場作戲,見他窮困潦倒了就將其一腳踢開,從此再也不讓他進門了。書生懷恨在心,乘夜摸進女子房內(nèi),手起錘落要了她的性命。
案子告到了縣令裴昇的案頭。恰好當時裴度接到調(diào)令,將去西川節(jié)度使府任職,上任前告假來永樂縣看望兄長裴昇,目睹了整個破案的經(jīng)過。裴度記得,此案各項物證齊備,關(guān)于動機和作案過程的分析也很充分,所有人都認定書生是兇手,可他就是不肯認罪,裴昇不得已動了刑,書生仍然抵死不招。
因書生抗罪,裴昇出于人命關(guān)天的責任心,不肯輕率定案。那天他又去勘查現(xiàn)場,恰好仆人帶著裴玄靜玩耍路過,玄靜認出爹爹的車駕和隨從,吵嚷著要找爹爹。仆人也沒多想,就帶著裴玄靜找過去了。
當時裴昇正對著院墻一籌莫展呢。本來據(jù)推斷,案發(fā)時書生在煙花女子的院墻外窺伺房內(nèi)動靜,直等到下半夜,屋內(nèi)人睡熟后才翻墻進去作案的。墻上有攀爬的腳印,鐵證如山。書生也承認那夜他的確在墻下窺伺過,但沒多久就離開了,之后發(fā)生的事情一概不知,更與他無關(guān)。
誰都沒有想到,最后竟是小女童裴玄靜發(fā)現(xiàn)了一條關(guān)鍵線索。她拉著爹爹看沿墻根爬出的一大隊螞蟻。那些螞蟻全都聚集在幾片枯葉周圍。翻開枯葉,下面一股子臊臭,像是積聚了不少人的殘溺。根據(jù)周圍其他痕跡和時間推斷,應(yīng)該就是案發(fā)當天晚上留下的,像是書生等在墻下內(nèi)急時所為。
可是螞蟻為什么會聚集在殘漬旁?
這個問題啟發(fā)了裴昇的思路。他的原配夫人王氏是得消渴癥而死的,所以知道患消渴癥病人的尿液中有甜味,確實會引來螞蟻。書生并未患此病,但是案件卻找到了突破口。
裴昇收集來永樂縣內(nèi)最近因消渴癥求醫(yī)的病人名單。一番排摸后,很順利地就鎖定了煙花女子的一個恩客。此人乃一富商,多年來也在該女身上揮金如土,年老患病后遭她嫌棄,便欲殺人泄憤。恰好書生與該女反目,富商就設(shè)了個局,將殺人嫌疑轉(zhuǎn)嫁到了書生身上。富商被捕到案后,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
裴度不久去了西川任上,該案中的諸多內(nèi)情和曲折,他都是從兄長的書信中獲知的。七歲女童裴玄靜的發(fā)現(xiàn),當初看來僅僅是個偶然。畢竟孩童的天性就喜歡和螞蟻玩耍。但此事卻成了一個開端。之后裴昇再遇上疑案時,有意無意地都會讓玄靜參與其中。而裴玄靜的表現(xiàn)實在令人稱奇,幾乎每次都能見他人所未見,想他人所不想,終于成就“女神探”的美名。
現(xiàn)在再回想當年,裴度莫名地感覺到,或許大家都把七歲的裴玄靜想簡單了。母親去世時她是還小,但未必對母親的病癥一無所知。換句話說,裴玄靜能從小小的螞蟻身上發(fā)現(xiàn)線索,很可能并不完全是無意識的。
——以上摘自歷史懸疑推理小說《大唐懸疑錄:蘭亭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