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
嘉慶二十四年(1819)馮詢中舉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進士。以后,就在地方上當小吏。他從開始作官,即漫游吳、越,奔走四方近20 余年。待他46 歲時,才召赴京師,授江西永豐知縣。
他的《戊戌三月出都將之永豐賦懷》中有“功名只辦二升飯,滋味初嘗七品茶”之句,感嘆仕途坷坎。后來他調任浮梁知縣,又升任饒州知府,不久,調任南昌知府。他從政幾十年,政余不忘寫詩。詩稿有2000 首,后由永豐郭儀霄刪訂,得400多首。
作品
其中漫游吳、越時寫的《招游西湖》“蘇小墳頭對岳墳,江蘇花草總傷神;可憐一掬湖邊土,葬盡英雄葬美人”和《揚州詠古》“至今歌舞尚風流,曾醉君王月下舟;腐草為螢成廢苑,空梁落燕是迷樓。英雄事去從懷古,兒女情多易感秋;畢竟繁華留不住,楊花飄落李花愁”等篇,是膾炙人口之作。
他當過父母官,了解人民生活艱困,寫過不少同情勞苦大眾的詩。如《車夫謠》寫道:“嗟哉車夫真可傷,筋力苦短路苦長;路長力短亦不惜,舍此無從覓衣食!”
馮詢平生詩作甚富,有《子良詩存》卷,22 合12 冊。
張維屏在《藝談錄》中稱馮詢:“馮子良天資聰穎,癖好韻語。其詩時而皋鶴長鳴,
時而春鶯自囀,時而風雄虎嘯,時而冷月猿啼,惟能自達其情,遂覺適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