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楊行方(1906~1959),江蘇張家港錦豐西港鎮(zhèn)人(曾移居泗興港)。其父楊在山為當地豪紳。民國17年(1928年)去上海,在大通輪船公司任職,先后任職員和業(yè)務主任。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翌年初,楊行方奉伯父楊在田(楊老九)之命回鄉(xiāng)拉隊伍以圖自保。楊利用楊家的資財和幫會勢力,設香堂收門徒,組建了一支有200多人的地方自衛(wèi)武裝,自任“司令”。1938年5月,楊部被國民黨忠救軍淞滬指揮部收編為忠救軍第二縱隊第六支隊,楊任司令。同年8月,因反收編被忠救軍袁承亞、周正剛部擊潰。民國29年(1940年)春,打起了偽商團的旗號,駐守錦豐、十二圩港等地。同年9月,江南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派楊的異母弟楊知方到楊部做策反收編工作。10月1日,楊率部反正,部隊被改編為陰沙人民抗日自衛(wèi)常備隊(后改為沙洲常備隊)。楊行方任江陰民眾抗日自衛(wèi)隊副司令兼沙洲辦事處主任。同年12月,他趁楊知方領兵暫時離開沙洲之際,擅離職守,攜帶錢財潛往上海,匿居于法租界亨利路。上海解放,楊曾以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名義,做接收工作,被上海軍管會扣押,后獲釋。50年代,在復興路上海第二十業(yè)余夜中學當事務員。 1959年初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