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金學河,又名金岳和,化名錢中錄、王伯安、鐘岳等,1901年出生于溫嶺縣北區(qū)旗峰(琛山)鄉(xiāng)樓旗村,1925年遷居橫峰下馬灣村。
人生經(jīng)歷
1927年初,國民黨溫嶺縣黨部籌備處成立。繼后,工運部派員去橫峰發(fā)動碗窯工人組織工會,徐榮朝當選為碗業(yè)工會常務理事,金學河當選為工人代表。從此,橫峰碗窯工人運動在金學河等領導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碗窯工人工資低,無法維持生活。徐榮朝、金學河等發(fā)動工人在太平鎮(zhèn)、橫峰的橫嶼廟、下望頭等地舉行多次大規(guī)模的罷工集會,要求資本家增加工人工資。罷工斗爭堅持了半年之久,迫使資本家增加了工人工資百分之四十。
同年10月,共產(chǎn)黨員管容德來橫峰地區(qū)活動,介紹碗窯工人張人寬、王茂華人黨。11月,金學河經(jīng)張人寬和王茂華介紹加入了共產(chǎn)黨。1928年1月,中共溫嶺縣委成立,金學河為縣委常委兼工運部長。
此后,縣委開展了一系列的抗租反霸斗爭,金學河是北鄉(xiāng)農(nóng)民運動的領導者。
1928年9月,北鄉(xiāng)農(nóng)民抗租反霸斗爭受挫,許多同志被捕判刑,有些同志在酷刑折磨下犧牲。是月,縣委機關遷移到太平鎮(zhèn)黃茅山頭寺院里改選,金學河當選為縣委書記,縣委委員也作了調整。11月,浙南特委在臨海北岸道感堂召開會議,金學河增選為特委常委,并推薦為省委委員。12月8日,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金學河增選為浙江省委候補委員。1929年7月2日,浙南特委撤消后,金學河任臺州中心縣委常委。
1929年9月,陳爽子(游馥)從上海開會回來,乘輪船在海門上岸時碰到李道明,談了一些在上海開會的情況及回來的任務。李道明離開不到一個小時陳爽子即被捕。接著溫嶠鎮(zhèn)的柳小榮、張岳生也相繼被捕。他們先后被押送寧波看守所關押。在獄中,他們分析了被捕的原因是李道明出賣,并由陳爽子寫信告訴中共溫嶺縣委。11月1日,浙保五團派李道明來溫嶺北鄉(xiāng)破壞縣委機關,上午到大溪念姆洋趙任家,下午到琛山樓旗金璇家。金學河得悉李道明在金璇家里,立即召集徐永梅、徐昌輝商量對策。第二天夜里,他們三人把李道明誘至大溪新建埠頭處決了。
案發(fā)后,國民黨曾多次派兵到橫峰一帶追捕金學河。金學河被迫逃到溫州青山碗窯隱蔽。歃人用槍威脅金學河的妻子沈姐妹,要她說出丈夫的下落,沈姐妹堅持說不知道。為了躲避敵人,沈姐妹只好東躲西藏,寄居他鄉(xiāng)。
1935年春,金學河從溫州青山碗窯回到家鄉(xiāng)下馬灣,以開小店為業(yè)謀生10月間因有人告密,被捕入獄。在獄中,敵人用燒酒灌鼻子、坐老虎凳、飛線吊等慘無人道的酷刑,要他交代共產(chǎn)黨的組織名單及活動內容。金學河挺不住被迫自新,被判刑21個月。1937年7月刑滿釋放。金學河脫離共產(chǎn)黨后,在當?shù)刂\生,1944年2月參加國民黨。1945年3月至1949年5月曾兩次選任保長(第一次辭退了)。
1949年5月,溫嶺解放后,金學河協(xié)助解放軍剿匪,曾遭到土匪金三玉、沙龍赧等人報復,兩個兒子被抓去作人質。
1950年11月開始,全縣鎮(zhèn)反運動搞得轟轟烈烈,金學河害怕起來,外逃平陽、寧波等地隱蔽,化名鐘岳。1959年4月被人民政府逮捕,以打死共產(chǎn)黨員李道明的反革命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1960年在麗水勞改農(nóng)場病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面落實黨的政策,平反冤假錯案。1985年6月,經(jīng)縣人民法院復查,證明李道明是叛徒,給金學河以徹底平反,并恢復了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