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元和,字善意,北魏宗室大臣。武昌王元鑒逝世以后,元和與元鑒的兒子元伯宗競相乞求繼承爵位。尚書令高肇上奏:“元和在太和年間出家為僧人,讓爵位給元鑒。元鑒后來因元和的兒子元顯已成年,應(yīng)繼承家業(yè),請求讓出王爵歸還給正嫡。先朝詔令在元鑒逝世后,可如他所請。元鑒逝世后,元和請求繼承爵位。恭謹(jǐn)考索詔書旨意,準(zhǔn)許傳給他的兒子元顯,沒準(zhǔn)許他本人受爵。元和先讓爵后求爵,違背了大道的根本,請求命元伯宗繼承!笔雷谠∠略t說:“元和起初讓爵位給元鑒,而元鑒又讓給元和的兒子,交相推讓的道理,這是很清楚的。元和的兒子早死,可準(zhǔn)許元和繼承!
不久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兼太子率更令,改任通直散騎常侍、兼東中郎將。肅宗元詡時,外任為輔國將軍、涼州刺史,因事獲罪免官。過了很久,授任東郡太守。正光四年,逝世,追贈安東將軍、相州刺史。
《魏書·卷十六·列傳第四》有記載。
家庭成員
先輩
高祖:拓跋珪,太祖道武皇帝;
曾祖:拓跋曜,大將軍、河南王;
祖父:拓跋提,車騎大將軍、統(tǒng)萬鎮(zhèn)都大將、武昌成王;
父親:拓跋平原,鎮(zhèn)南將軍、齊州刺史、武昌簡王;
弟弟
元鑒,字紹達(dá),徐州刺史,追贈齊州刺史、武昌悼王;
元榮,字瓫生,羽林監(jiān);
元亮,字辟邪,羽林監(jiān),贈河間太守;
元馗,字道明,秦州刺史,追贈青州刺史;
兒子
元顯
元謙,字思義,征蠻都督、武昌王,贈散騎常侍、征東大將軍、儀同三司、相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