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朱之容(1911-1931),無為縣湯溝鎮(zhèn)人,早年就讀于無城競存小學時,即與同學張凱帆等參與進步活動,無為建黨后,烈士受其參加北伐戰(zhàn)爭的胞兄朱之俊的影響,加入革命行列。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湯溝區(qū)委副書記,是“六洲暴動”的參加者,1931年7月陪同縣委書記夏子旭傳達中央指示的途中,不幸在軍橋與夏子旭、周可章等一同被俘后,后被國民黨秘密殺害于無城北門大橋。
朱之容(1911-1931),無為縣湯溝鎮(zhèn)人,早年就讀于無城競存小學時,即與同學張凱帆等參與進步活動,無為建黨后,烈士受其參加北伐戰(zhàn)爭的胞兄朱之俊的影響,加入革命行列。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湯溝區(qū)委副書記,是“六洲暴動”的參加者,1931年7月陪同縣委書記夏子旭傳達中央指示的途中,不幸在軍橋與夏子旭、周可章等一同被俘后,后被國民黨秘密殺害于無城北門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