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廖鏜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明朝
籍貫:平川
民族:漢族
身份:宦官
個人簡介
廖鏜,明朝宦官,約與劉瑾同期。
正德九年(1514年),任平川(今陜西省延川縣)鎮(zhèn)守。
時陜西巡撫缺職,與其弟廖鵬、侄廖鎧,大肆搜刮民財,幾至民怨沸騰。
后為陜西巡撫王廷相嚴懲。
廖鏜暗中構(gòu)陷陳壽、王廷相等,廷相貶贛榆縣丞。
廖姓起源
廖(Liào 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1、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國名為氏。據(jù)《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fēng)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后裔叫叔安,夏時,因封于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國名飂為氏,稱廖氏,是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為氏。據(jù)《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后裔,以國名為氏。據(jù)《潛夫論》云:“皋陶庭堅之后,封于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為氏!眻颉⑺吹馁t臣皋陶的后裔夏時受封于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后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后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為繆、顏二姓所改。據(jù)《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zhí)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于黃河西北(今陜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jù)《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shù)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臺灣土著七姓,其一為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