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少年襲爵
沐紹勛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他的六世祖為明初開國功臣、黔寧王沐英;五世祖沐昂,為沐英第三子,在明英宗時官拜左都督,死后追贈定邊伯;高祖父沐僖,襲任南京錦衣衛(wèi)副千戶;曾祖父沐瓚,在天順二年至成化二年十二月間(1459年-1467年2月)以右軍都督同知佩征南將軍印,代鎮(zhèn)云南七年;祖父沐誠,在沐瓚死后以錦衣衛(wèi)指揮使、右參將代其父鎮(zhèn)金齒;父親沐昆,十六歲時襲封黔國公,在鎮(zhèn)二十二年,屢平諸蠻叛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年僅三十八歲的沐昆去世。
正德十六年(1521年)二月,十八歲的沐紹勛襲封黔國公爵位,佩征南將軍印綬,充任鎮(zhèn)守云南總兵官。
嘉靖元年(1522年),沐紹勛與云南巡撫羅玉聯(lián)名上書,請求設(shè)置永昌府。
嘉靖二年(1523年)三月,明世宗命沐紹勛提督屯田。
討定滇亂
嘉靖六年(1527年),尋甸府土司安銓發(fā)動叛亂,都御史傅習(xí)率軍進(jìn)討,以戰(zhàn)敗告終。此時,武定軍民府土酋鳳朝文也舉兵反叛,與安銓聯(lián)軍攻擾云南,滇南大亂。世宗聞訊,派兵部尚書伍文定統(tǒng)軍南征。
伍文定尚未抵達(dá),而沐紹勛已于嘉靖七年(1528年)督率各軍出擊。他在戰(zhàn)前,先授予一批準(zhǔn)備襲封土官的青年冠帶,允諾在平叛后將替他們向朝廷奏請官爵。眾人聞訊,士氣大振,于二月初十奮戰(zhàn)而前,大破叛軍,“擊斬強(qiáng)賊十馀人”。五月,沐紹勛奏捷京師,世宗降敕獎諭,命他與伍文定剿撫叛軍。
鳳朝文逃回武定府。此前,他欺騙府中軍民稱武定土知府鳳詔母子已被明廷殺死,朝廷下令將要剿滅武定軍民,眾人才跟隨其起兵叛亂。至此,鳳詔母子率軍返回武定府,軍民大驚而降。鳳朝文無計可施,渡普渡河潰逃,準(zhǔn)備前往四川東川府(治今云南會澤),途中于湯郎箐被追兵斬殺。安銓撤回尋甸,兵勢仍盛,構(gòu)筑數(shù)十道營柵,企圖阻擋明軍進(jìn)攻,沐紹勛分兵夾擊,攻破其防線。安銓繼續(xù)逃往東川府,不知鳳朝文死訊,準(zhǔn)備先入芒部,被東川土知府祿慶擒獲。云南之亂至此全部平定。此役,明軍先后擒獲叛軍一千余人,斬得首級二千九百余級,俘獲叛軍男女一千二百余人,又招降二萬余人,奪取器械、牛羊頗多。
捷報傳至京師,世宗加授沐紹勛為太子太傅,增加他的歲祿五十石。
諷喻諸酋
當(dāng)時,西南三宣六慰中的老撾、木邦、孟養(yǎng)、緬甸、孟密等國互相仇殺,師宗州(治今云南師宗)、納樓茶甸長官司(治今云南建水南官廳)、思陀甸長官司(治今云南紅河西南)、八寨長官司(治今云南馬關(guān)西八寨)等盡皆內(nèi)亂,歷時已久。沐紹勛會同云南巡撫歐陽重等,派遣使者遍訪諸蠻,以武定、尋甸破滅之例警示,諸蠻懾伏,紛紛表示愿意歸還侵占的土地;木邦宣慰使罕烈、孟養(yǎng)宣慰司的思倫都愿意遣使進(jìn)貢方物;隴川(麓川)宣慰司的多鯨也同意把宣慰使職還給侄兒多參。南中大亂于是全部平息。
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沐紹勛等奏言西南處置事宜等奏言:
允許木邦、孟養(yǎng)兩處宣慰司進(jìn)貢贖罪,并告誡孟養(yǎng)不許侵?jǐn)_緬甸、木邦不得黨助多鯨爭奪隴川的官職。獎賞抵御強(qiáng)敵的孟養(yǎng)土司思真;允許緬甸土司莽啟歲襲封祖上官職;令隴川的多參、孟定的罕忽各自返回本境,招撫百姓;將各宣慰司爭議多年的莫猛母等地交由孟密管轄,每年向朝廷上繳差銀一千兩;割孟乃等七處歸屬木邦的罕烈。以均分其地,平息紛爭。世宗下詔,同意按照沐紹勛的建議施行。
嘉靖十年(1531年)四月,云南阿迷州蒙自縣的土官才古等人叛亂,云南守臣出兵將其討平,擒斬叛軍九百四十余人,俘獲九百六十余人,繳獲牛馬、器仗頗多,降撫三千四百六十余人。沐紹勛在此役中居中調(diào)度有功,獲賜銀絲等物。
云南永寧府土司阿和與四川鹽井衛(wèi)土司刺馬仁爭奪村寨。麗江軍民府土知府木公是阿和的姻親,于是起兵幫助阿和對抗刺馬仁,雙方仇殺數(shù)年,四川、云南屢經(jīng)會勘,都未能解決爭議。嘉靖十四年(1535年)七月,沐紹勛會同云南、四川兩省巡撫胡訓(xùn)、潘鑒及巡按董珊、鄒堯臣等各自督官調(diào)查、商議,最終平息了這場紛爭。事后,沐紹勛上奏,請求世宗申明舊制,不許土司相互仇殺。世宗允準(zhǔn),并對沐紹勛加以賞賜。
英年早逝
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一月,世宗敕令沐紹勛及兩廣總兵官柳珣整備軍隊、調(diào)度錢糧,準(zhǔn)備征討越南莫朝。十一月二十三日(1536年12月6日),沐紹勛逝世,共襲位十五年,年僅三十三歲。世宗聞訃訊,依例賜祭葬。
嘉靖十七年(1538年)四月,世宗下詔,追贈沐紹勛為特進(jìn)光祿大夫、右柱國、太師,賜謚號“敏靖”(明《謚法》稱:應(yīng)事有功曰敏,寬樂令終曰靖)。
主要影響
沐紹勛為第五代黔國公,奉命鎮(zhèn)守云南。沐氏“世保赤社,為明藩屏”,“是明朝唯一持續(xù)掌握實際領(lǐng)土權(quán)力的勛臣”。沐紹勛在鎮(zhèn)期間,屢次用兵,主要舉措有:
嘉靖七年(1528年)初,親自率軍出征,大破武定、尋甸二土司叛亂;嘉靖七年(1528年)底,以恩威并施的手法,穩(wěn)妥處置了西南三宣六慰中長期的爭斗,威懾老撾、緬甸及南中諸蠻,使“南中悉定”;嘉靖十四年(1535年),會同四川、云南兩省巡撫調(diào)停云南永寧府與四川鹽井衛(wèi)土司的紛爭,禁止土司間私相仇殺。沐紹勛的一系列軍政舉措,使滇黔局勢得以穩(wěn)定。
歷史評價
何孟春:(沐紹勛十六歲時)讀書知禮……。(《保襲祖爵疏》)
沈德符:但伍司馬(伍文定)大兵未至,而亂已平,則黔公(沐紹勛)之才,亦非近日沐?杉。(《萬歷野獲編》)
張廷玉:紹勛有勇略,用兵輒勝。(《明史》)
主要作品
沐紹勛自號五山,與流放云南的學(xué)者楊慎交往頗多,然未有作品傳于后世。僅知他曾整理父親沐昆的遺稿,編為6卷,但久未付梓。后經(jīng)其子沐朝弼整理,付刻刊行,取名《玉岡詩集》。
人際關(guān)系
親屬
輩分 | 關(guān)系 | 姓名 | 簡介 |
---|---|---|---|
家世 | 六世祖 | 沐英 | 明初開國功臣,總鎮(zhèn)云南,封西平侯。死后獲贈黔寧王,謚號“昭靖”。 |
五世祖 | 沐昂 | 明英宗時官拜左都督。死后追贈定邊伯,謚號“武襄”。 | |
高祖父 | 沐僖 | 襲任南京錦衣衛(wèi)副千戶。 | |
曾祖父 | 沐瓚 | 以右軍都督同知佩征南將軍印,代鎮(zhèn)云南七年。后以副總兵鎮(zhèn)守金齒等地。 | |
曾祖母 | 賈氏 | 生平不詳。 | |
祖父 | 沐誠 | 官至錦衣衛(wèi)指揮使、右參將,鎮(zhèn)金齒。 | |
父親 | 沐昆 | 明孝宗時襲爵為第四代黔國公,累加太子太傅。死后獲贈太師,謚號“莊襄”。 | |
母親 | 樊氏 | 封黔國夫人。 | |
—— | 妻子 | 李氏 | 封黔國夫人。 |
妾室 | 賀氏 | 生平不詳。 | |
子輩 | 兒子 | 沐朝輔 | 明世宗時襲爵為第六代黔國公。死后獲贈太保,謚號“恭僖” |
沐朝弼 | 明世宗時襲爵為第九代黔國公,明穆宗時因罪削爵。 | ||
女兒 | 沐氏 | 嫁魏國公徐邦瑞,封魏國夫人。 |
表格參考資料:
公爵世系
沐春的父親沐英在明太祖時受封西平侯。沐英死后,長子沐春襲爵。沐春病逝后,其異母弟沐晟又襲封。沐晟在明成祖時因功進(jìn)封黔國公,遂開建黔國公一系。自沐英起,西平侯共歷二世三代;自沐晟起,黔國公共歷十世十三代,至南明而爵絕。
另,《明孝宗實錄》稱第三代黔國公沐琮的從兄沐璘、沐瓚代鎮(zhèn)云南時亦襲封黔國公爵位,但此說僅見于此。今采《明史·功臣世表》說,不將二人列入世系。
西平侯世系第一代:沐英,洪武十年(1377年)封西平侯,允許子孫世襲。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追封黔寧王,謚號“昭靖”。
第二代:沐春,沐英之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襲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去世,謚號“惠襄”。
第三代:沐晟,沐春之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襲爵。其余事跡見下文。
黔國公世系第一代:沐晟,永樂六年(1408年)自西平侯進(jìn)爵黔國公,允許子孫世襲。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去世,追封定遠(yuǎn)王,謚號“忠敬”。
第二代:沐斌,沐晟之子,正統(tǒng)五年(1440年)襲爵。景泰元年(1450年)去世,追贈太傅,謚號“榮康”。
第三代:沐琮,沐斌之子,成化元年(1465年)襲爵。弘治九年(1496年)去世,追贈太師,謚號“武僖”。
第四代:沐昆,沐琮養(yǎng)子(侄孫),弘治十年(1497年)襲爵。正德十四年(1519年)去世,追贈太師,謚號“莊襄”。
第五代:沐紹勛,沐昆之子,正德十六年(1521年)襲爵。嘉靖十五年(1536年)去世,追贈太師,謚號“敏靖”。
第六代:沐朝輔,沐紹勛之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二月襲爵。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去世,追贈太保,謚號“恭僖”。
第七代:沐融,沐朝輔之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襲爵。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去世。
第八代:沐鞏,沐融之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襲爵,旋即暴病夭折。
第九代:沐朝弼,沐鞏之叔,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襲爵。隆慶四年(1570年)因罪削爵,禁錮至死。
第十代:沐昌祚,沐朝弼之子,隆慶五年(1571年)襲爵。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因病免爵,改由其子沐叡襲爵。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再次襲爵。天啟五年(1625年)去世。
第十一代:沐叡,沐昌祚之子,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襲爵。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因罪削爵,死于獄中。
第十二代:沐啟元,沐叡之子,天啟五年(1625年)襲爵。崇禎元年(1628年)去世。
第十三代:沐天波,沐啟元之子,崇禎元年(1628年)十二月襲爵。永歷十五年(1661年)隨南明永歷帝朱由榔入緬甸,于咒水之難中力戰(zhàn)殉國。
西平侯、黔國公世系參考資料:
史料索引
《弇州續(xù)稿·卷八十二·東甌黔寧東平三王世家》
《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九·武定府初叛》
《明史·卷一百五·表第六》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