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獲獎
2016年,作品《祥瑞家園》入選翰墨青州·201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作品《石頭記》入選墨香詔安·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作品《新時代之二》入選生態(tài)龍巖·紅色閩西——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作品《海之花》入選“感恩海洋·潮起象山”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作品《漁歌之光》在南粵之光·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榮獲入會資格并被收藏;
2018年,作品《夢里水鄉(xiāng)》入選2018廈門全國工筆畫雙年展,此作品已被福建省美術館收藏;
2019年,作品《福至家山》入選“重溫經(jīng)典”第四屆婁東(太倉)全國山水畫作品雙年展;
出版著作
《第十四屆中國臨沂書圣文化節(jié)“福瑞德”杯全國中國畫名家小品邀請展》,福瑞德藝術館,2016.9.3;
《紀念呂鳳子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北京呂鳳子畫院,2016.7.7;
《英雄史記 · 不朽豐碑》,北京紫雅藝術館,2016.11.14。
藝術評論
濃妝淡抹總相宜——既青年女畫家張麗君
文/張華
近些年來,年輕女性藝術家日增,張麗君便是其中一位,她出生于陜西西安,1997年畢業(yè)于陜西省藝術師范(現(xiàn)西安美院分院),父親是從事美術工藝雕塑工作,家學淵源,她從小受父親搞藝術的熏陶,使她走上了繪畫之路。2008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美術教育國畫專業(yè)。她的山水畫,第一眼望去,從洇化開的水墨中透出瀟灑淋漓的意境,濃淡相間,呈現(xiàn)的是夢幻般詩意的美和飽滿蓬勃的生命張力,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這種輕松自如的山水畫法,筆墨技巧,構(gòu)圖,色彩以及現(xiàn)代意識巧妙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
在校期間深入學習從臨摹四王入手,上追沈周、文征明、元四家,也臨過五代北宋大家之作,但不是一味模仿,更非純?nèi)沃饔^,向壁虛造,而是致力于兩種功夫。認真研究某些文人畫家理論與實踐的矛盾,比如研究倪云林的逸筆草草論與其實際造詣的矛盾,從而擺脫淺學者闡釋的迷惑與遮蔽,培養(yǎng)了對山水的敏銳感受與精微表現(xiàn)的能力。還有寫生與臨摹互證,以師造化與師古人互動。像許多20世紀的畫家們一樣,她養(yǎng)成了寫生的習慣,善于在寫生的概括中,立志于走遍祖國的名山大川,參證古人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觀察方法,理解畫理,刪撥大要,經(jīng)營情境,提煉筆墨。對細部關系的悟入微際,是她的一大優(yōu)點。
中國人為什么對山水懷有那么深重的獨特感情?以至于身雖不能前往,然而訴于筆墨,在方寸天地中,暢神天地、臥游山林。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山水于人同在一個世界。表現(xiàn)于繪事,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中,人很容易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比擬為自然的一部分,在胸襟的無限開闊中,在與自然的對比中,獲得身心融入自然的安穩(wěn)感、妥帖感、歸屬感與釋放感。
張麗君將自己對山水的感悟用細膩的筆法融入自己的畫中,把山水畫的意境淋漓盡致的再現(xiàn)出來,而且有強烈的詩畫韻味。2013年張麗君來北京求學,進修于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受丁雪峰等名家的悉心指導,其筆墨關系及畫面營造能力得到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