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早年從師著名畫家 劉寶純、 李丁龍先生,并曾得到國畫大師 李可染、 關山月、 黎雄才等人的指點。后到中央美院進修深造。推崇明代 吳門畫派領袖沈周畫風,臨 馬遠、 夏圭、 唐寅等歷代名作,受山東名家 黑伯龍、 關友聲等人的影響,善使粗筆有圓潤、厚重、挺健、凝練、重墨重彩、深重沉著的風格。
主要成就
1992年《黃山四季圖》、《泰岳云藹圖》參加廣州中華百絕博覽會并被臺灣議會議員馮定亞女士收藏。 1993年《泰山松云》參加由中國美協(xié)等單位舉辦的北京第一屆奧林匹克國際繪畫書法藝術大展中獲中青年組國畫類優(yōu)秀獎。《松山秋韻》和《十里雷聲》參加由中國美協(xié)等單位主辦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書畫大展,《松山秋韻》獲青年組三等獎!洞喉崱酚芍袊绤f(xié)等單位主辦的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并獲青年組優(yōu)秀創(chuàng)作獎。 先后榮獲日本第三屆書畫藝術作品國際銀獎,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特等獎,祖國萬歲書畫大賽特頒一等獎等藝術大獎。
作品及辭條入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國際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美術書畫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美術家作品潤格》、《中國當代美術界領袖人物大辭典》、《山東書畫家》等80多部書籍。發(fā)表有《肇檀詩選》、《耿嘉銘書畫作品集》、《耿嘉銘詩畫選》等書冊。
社會評價
胸有五岳,筆墨千秋 ,縱觀我國山水畫的發(fā)展,自晉、宋時期始現(xiàn),盛于唐、宋及清諸代。始終沿著千年軌跡,傳統(tǒng)與繼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人才輩出,名作燦若繁星。從世界藝術史的發(fā)展過程來說,沒有風格及語言上的創(chuàng)新或成熟,沒有相對獨特的、成熟的個人風格,畫的再感染受眾。
有些畫家的作品越來越趨于媚俗,越畫越細,結果被南方的印刷商品畫所取代,被人說畫的像商品畫。耿嘉銘先生則是視通萬里獨辟蹊徑,對我國的山水畫作了新的開拓,引入全新的藝術境地,他對用筆、用墨、用色,這幾個方面進行了開拓的創(chuàng)新,他的作品并不似任何某一家面目,而是出自自己的心怡。
中國繪畫往往表現(xiàn)著一種筆墨以外的韻,一種情趣,特別是畫家自己心中的一種意境。近些年山水畫的發(fā)展許多作品越來越趨于媚俗、滿幅筆亂墨亂,相互抄襲,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耿嘉銘的藝術氣質與此是迥異殊別的。他更從大自然的深秘處發(fā)現(xiàn)別樣的自然美,他從奇峰絕壑、鐵松亂林、運費吼瀑當中找到了適合與她而且是非常貼切的用筆方法,他的用筆,時如柔輕游絲,時如高山墜石,時如和泥刮鐵,用筆中透出他個人的氣質和才氣,令當今不少畫家贊不絕口。
耿嘉銘的山水畫,看他的用墨和用筆一樣,淋漓酣暢的水墨和高山墜石樣的線條,融合在一起,是他對自然美的一種認識和表現(xiàn),而反映著藝術家的審美情操和審美觀點,他用濃淡相宜的墨色來畫云、霧及水色和山水之間的陰暗面,他說:“中國山水畫的線條能表現(xiàn)出藝術家的功夫,而水和墨卻充分地體現(xiàn)了藝術家的天分和才氣,水墨用得好,畫就畫的好。當前”有些畫家用筆用墨很隨意胡亂涂抹,他們突出一個亂字,好像用墨用筆越亂越好,只有亂才是自然,這種論點在好多知名度較高的畫家也較常見,而耿嘉銘的用筆都是經過反復推敲提煉,用水墨也較前者清整,沒有一絲亂的感覺,他的畫云煙飄渺,遠山、云層、流水有機地融為一體,他的這種畫法,實際上是一種返乎自然,歸真返樸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是一種對自然美認識的一種體現(xiàn)。
耿嘉銘先生對山水畫的顏色也有很深的造詣,除對有的山水畫用色,如石青、石綠、褚石等顏色外,他還對他所畫的山水應該是什么顏色和傳統(tǒng)的顏色作些比較,他認為畫黃山應該用黃山的顏色,而畫泰山則應用泰山的顏色,不能只局限于傳統(tǒng)色彩。比如說一棵大松樹下有幾株杜鵑花,有的畫家只畫松樹,不畫杜鵑,而耿嘉銘則認為畫上杜鵑花更好,用得恰當,古松兀峰,遠瀑巨石中添幾株小花不是更美嗎?
耿嘉銘先生是活躍在國內外畫壇的實力派畫家,他的作品中既隱含著 馬遠、 夏圭、 范寬、巨然等諸家和 關山月、 黎雄才等的影響,也受到山東大家 關友聲、 黑伯龍、 陳維信、 劉寶純等的影響。他的作品的獨特風格與他平時的文化積淀是分不開的,他在閑時也寫過不少小說,還發(fā)表過不少格律詩,既是畫家,也是作家、詩人,但他從來沒自己標榜過,在中國的好多地方,許多有影響的大企業(yè)家都夸耿先生的山水大作。他們認為有耿先生的作品在身后,有一種讓人奮發(fā)向上,心里踏實,充滿激情的感覺,在生意上和事業(yè)上會有大的發(fā)展,畢竟是有一塊自己的江山可以背靠嗎。
觀耿嘉銘先生的山水畫,能給人一種奮發(fā)向上的感覺,他的畫中貫穿著哲學性格,手法極為高妙絕俗,意境為之彌永,他的強筋骨,整韶函的藝術追求,極為生動豐富地體現(xiàn)他的繪畫筆墨彩之中,這也是他的藝術高妙之所在。
耿嘉銘先生正穩(wěn)步入中年,小荷只露尖尖角,他對藝術的追求是不懈的,他的人品跟畫品一樣,無不給人一種好的感覺,他的藝術作品,無疑是畫苑中一枝奇葩,國人如能得到耿嘉銘先生的一幅作品,那將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樂事,愿耿嘉銘的藝術能得到更多大師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