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特色
自幼酷愛戲曲和書畫藝術,2003年畢業(yè)于 中國戲曲學院。先后拜 劉方亭先生、 田有亮先生為師, 為國畫大師 孫菊生先生和戲劇大師 翁偶虹先生的再傳弟子。得到國畫大家 何鏡涵先生、 官布先生及書法大家 歐陽中石先生、 米南陽先生的賞識和指點。在戲曲題材的繪畫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 他筆下的戲曲藝術形象,雖然僅僅選擇了一出戲中的某個角色,卻能做到手、眼、身、法、步準確到位,畫出了這一出戲的戲眼,達到了“形神兼?zhèn)洹钡乃囆g效果,使人仿佛能從中聽到鏗鏘的鑼鼓聲,可謂寓動于靜。在表現(xiàn)手法上,擅用“兼工帶寫”的繪畫形式來畫戲,以工整細致的工筆技法繪畫人物面部五官,用較為疏朗縱情的寫意畫法繪制盔髯行頭。他那令人信服的寫實摹真手段,為筆下形象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那矯捷脆快的中鋒筆法,折射出清新洗練的線條韻味。這種傳統(tǒng)而新穎的繪畫形式,既同時兼具了工筆畫與寫意畫的魅力,又有效避開了工筆易僵板、寫意易失真的“雷區(qū)”,既見功力,又展才情,虛實相生,給觀者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充分體現(xiàn)了戲曲和國畫兩大國粹藝術的審美真諦。 他曾為諸多戲曲表演藝術家如: 王金璐、 譚元壽、 景榮慶、 袁國林、 王晶華、 吳鈺璋、 侯少奎、 謝銳青、 尚長榮、 李鳴巖、 朱世慧、 鄭巖、 于魁智、 張建國、 李佩紅及當紅青年京劇演員 李陽鳴、 劉魁魁、 張建峰等都繪過其舞臺藝術造型。誠可謂形象逼真,生動傳神。
展覽經歷
2007年12月,他在北京戲曲博物館成功舉辦“杜彥鋒京劇繪畫展”,中央電視臺及諸多報紙、刊物都做了相關報道。
2008年5--8月,隨中國科學技術館赴歐洲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交流,期間擔負現(xiàn)場書畫、篆刻、臉譜繪畫及京劇表演展示等任務,被譽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交流的使者”,受到我國駐歐洲各使領館官員及國際友人的稱贊,作品被爭相收藏。
2010年1月,于北京文聯(lián)劇場舉辦個人畫展。
2010年11月,作品“裘韻流芳”于中國美術館展出。
2011年10月,歷時近一年,完成了大型戲曲人物畫《名凈十三絕》的創(chuàng)作,許多專家、學者都給予了高度評價,譽之“填補了清代 沈蓉圃氏《同光十三絕》獨缺凈行的一大空白” 、“可為傳世之作”。
2011年11月,“名凈十三絕”、“裘韻流芳”、“袁風永勁”、“京昆十矮圖”及“霸王別姬”、“鐘馗嫁妹”等多幅作品于北京798藝術園區(qū)展出。
2012年5月,中國集郵總公司印制發(fā)行了《杜彥鋒戲曲繪畫》個性化郵折。 2013年9月,《杜彥鋒戲曲繪畫》個性化郵折作為國禮贈送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先生,為其祝賀90歲生日。 2013年11月,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中國婦女活動中心發(fā)起的“愛家、童愿——穿新衣、讀新書、看新劇大型慈善拍賣會”上,一本《杜彥鋒戲曲繪畫》個性化郵折為貧困、失學的孩子們拍得5萬元善款。 2013年12月,杜彥鋒人物專題節(jié)目在央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