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出任孝義知縣。到任伊始,即整飭吏治,凡指官詐騙、貪贓枉法魚肉百姓者,便命戒飭。貪贓枉法之事幾乎絕跡。繼而恩威并舉,端正士風。有秀才梁遐齡者,包攬訴訟,民謂之訟棍,曾誣告前知縣,官司一直打到京城。從此更加囂張跋扈,屢屢違法滋事,姚遂將梁捉拿到大堂,列數(shù)違法亂紀事實,并說:“我知你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敢將誣狀投遞京城,別的知縣怕你,姚某自到任以來,兩袖清風,一塵不染,我怕你什么?而你身為秀才,竟敢做出違背圣道之事,戒飭二百,以儆效尤!必熈钫ロ敶鳎蛟谔孟。嚇得梁磕頭求饒。姚見其有悔過之意,告誡說:“你身為秀才,圣門之徒,應好好自修,以備朝廷之用,不應搬弄是非,做出傷天害理之事。若因生活之故,每月從我俸祿項下津貼你拾兩紋銀,以資燈火,限你明年科考!彼旄谢肆哄邶g,且端正了境內(nèi)士風。
光緒二十五年(1899),龍隱山華嚴寺住持勾結(jié)匪類,霸田奪產(chǎn),犯戒作惡,欺壓村民。姚知縣一面明查暗訪,一面整飭武備,乘其不備,將華嚴寺包圍,借鄰近村民之力,將匪僧緝拿歸案,明正法紀。當時有人替姚擔憂,姚說:“朝廷設官置吏,為的是保境安民,假如當官的不能為民除害,要官何用?若上司怪罪我擅自處決匪僧,愿親身抵罪!贝耸乱粫r轟動全縣,各寺院紛紛自動減租免債,開倉濟貧。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月,義和團攻教堂殺傳教士,成為轟動山西的教案之一。是年農(nóng)田受災,民眾嗷嗷待哺。冬十一月,開倉賑饑,在放賑中,百姓告發(fā)散糧官吏有徇情舞弊之事,姚遂親提秤桿,寢食不顧,各社糾首亦群起效仿。光緒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因中風病故于任。死后宦囊空空,衣衾棺槨、靈柩回鄉(xiāng)費用,均由同僚和邑民集資支付。百姓號泣,感其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