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拓跋石忠誠勇敢有勇氣謀略,尤其擅長騎射。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跟隨太武帝拓跋燾南征,參與瓜步之戰(zhàn),后官至殿中尚書、雍州刺史,歷任比部侍郎、華州刺史,襲封西河公。
天安元年(466年),接應(yīng)劉宋司州刺史常珍奇占據(jù)汝南投降,出任都督荊豫南雍州諸軍事,以給事中、京兆郡侯張窮奇為副將,出西道前往懸瓠救援常珍奇,同時撫慰淮汝地區(qū),派遣中書博士鄭羲擔任參軍。拓跋石到達上蔡后,常珍奇率領(lǐng)文武官屬三百人前來迎接,雙方相見后,商議將北魏援軍駐扎于汝水北面,沒有立即進城。鄭羲對拓跋石說:“軍機大事貴在速決,現(xiàn)今常珍奇雖到,他的意圖不可估量,不如直接入城,奪取城門鑰匙,占據(jù)官府倉庫,雖然這樣做并非我們的初衷,關(guān)鍵是以完全控制局面為上。”拓跋石聽從了鄭羲的話,于是策馬直入汝南城。城中還有常珍奇親兵數(shù)百人,在常珍奇的住宅中。
拓跋石占據(jù)城池后,思想日益傲慢懈怠,設(shè)酒宴嬉戲,沒有警戒防衛(wèi)的準備。鄭羲對拓跋石說:“我看常珍奇有非常不滿的神色,應(yīng)整肅軍隊設(shè)防,防備突發(fā)事件。”當天晚上,常珍奇果然派人燒官府的廂房,想趁著救火時的混亂發(fā)難,因為拓跋石有準備才罷手。第二天早晨,鄭羲帶著白虎幡去安撫城中居民,民眾的心才安定下來。
天安二年(467年)二月,北魏軍隊向東進攻汝陰郡,劉宋汝陰太守張超堅守不出。拓跋石率領(lǐng)精銳進攻,未能攻克,便退兵至陳城、項城,商議撤兵回長社,等到秋天再攻擊。將領(lǐng)們心中樂于早早回兵,都稱贊是好主意。鄭羲說:“如今張超驅(qū)趕市人,背負百斤的糧食,如同螞蟻聚集在窮苦的城中,性命不能延續(xù)一個月,應(yīng)當安心困守。張超糧食已耗盡,不投降就會逃走,可以抬起腳來等著他們成為囊中之物。如果放棄敵人撤回長社,路途遙遠,張超必定會修整城池加深城壕,聚集糧草,將來恐怕難以謀取!蓖匕鲜宦牐坊亻L社。
十二月,拓跋石又去進攻汝陰郡,張超果然已經(jīng)設(shè)好防備,拓跋石無功而返。常珍奇雖然向北魏投降,實際懷有二心,劉勔又寫信招納他,于是常珍奇趁著拓跋石進攻汝陰郡的時候乘虛在懸瓠反叛,燒懸瓠城東門,殺魏軍三百多人,又去劫掠上蔡縣、安城縣、平輿縣三縣居民,駐扎在灌水。
皇興二年(468年)二月,拓跋石回軍進攻常珍奇,將他打的大敗。恰逢天色昏暗,北魏軍隊放火燒了常珍奇的軍營,常珍奇一人獨自騎馬逃到壽陽。卒于任上,追贈驃騎大將軍、司徒公、雍州刺史。
親屬成員
高祖: 拓跋郁律,北魏平文皇帝(追封)。
父親: 拓跋敦,中都大官、西河郡公。
兄弟:拓跋撥,西河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