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朱泛少年時愛讀圣賢之書,出口成章,博古通今,頗受鄉(xiāng)閭賞識。晉永平元年(291)被薦舉為五經(jīng)博士。永興元年(304)出任東陽郡太守。朱泛上任后,烏傷縣民為蜀墅塘水利一事引起爭訟。烏傷縣令調(diào)解未果,詣請?zhí)貨Q斷。朱泛到烏傷由縣令陪同去勘查。一路行去,但見蜀墅塘一帶峰巒疊翠,群山環(huán)抱。朱泛心里想:如果日后歸隱田園,這里倒是個好地方。經(jīng)朱泛調(diào)解,烏傷縣為爭水利的各村握手言和。自此各村分水灌田,不再逞強豪奪。
永興二年(306),朱泛奉命調(diào)任臨海郡太守。象山海嶠之地,岬角之間的新月形邊灘都需筑海堤以抵御潮水沖擊,俗稱海塘。朱泛上任后,沿海觀察地勢,規(guī)劃構(gòu)筑海塘堤岸。他在象山港以南15里許,動員民工數(shù)千人,按都隅分攤段落,歷時半年,筑成了長2535丈的岳頭海塘。此海塘筑得又高又闊。筑成后,朱泛又率領民眾在海塘上廣植楊柳。過了二三年后,柳樹成蔭。自此漁舟泊岸系船于柳,熙熙攘攘十分熱鬧。每當老漁民對后輩說起此海塘時都稱頌朱泛太守功德無量。
建興三年(315)中山王劉曜謀叛,率眾進迫長安。愍帝四面征兵勤王,但勤王兵馬見劉曜兵多將廣,士氣高昂,都不敢輕舉妄動。數(shù)月之后,劉曜率兵攻破長安,愍帝只得投降,西晉自司馬炎稱帝,傳三代而終。
西晉既亡,朱泛無意仕途,攜家眷遷居烏傷縣蒲墟里。從此,朱泛日荷鋤,夜課子,寄情山水之間,年70余歲無疾而終,墓葬蜀墅塘旁的蜀山。
朱泛后代
朱泛后代,子孫繁衍生息,竟成朱姓大族。因承先祖遺訓,耕讀家風,子孫中人才輩出。朱泛之孫名叫朱垣,字季安,號君藩,東晉時任東陽郡太守;朱垣之孫名叫朱禮,為東晉金威將軍。
朱禮有個女兒許于名門望族王姓之家。聘禮甚厚,加之朱禮亦乃官宦之家,頗有余財,故妝奩極豐。迎親之日,送妝奩的隊伍沿溪而行,兩族車紅倒映水中,溪水色澤如丹。自此后,人們就將這條溪叫做丹溪,溪旁的蒲墟村亦改名為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