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袁治家 惠民縣公路局。1933年8月生,安徽省嘉山縣人。1994年2月被評為高級工程師1956年參加濰榮公路清水河大橋施工,負責樁基工程。1959年至1961年參加張店至博興輕便鐵路路基施工及鐵路養(yǎng)護工作。1968年帶領施工隊修建了周埋路范家橋(1—6m二鉸板拱)以及利禹路龐家橋(2—6m二鉸板拱)。1969年主持修建惠滄路花家堡橋,該橋為3-8m預應力芯板橋,下部為灌注樁墩臺。1970年至1971年在公路站主持工作,提出“以綠化為中心,加強全面養(yǎng)護”的工作方針。兩年植樹15萬多棵。1972年2月省交通廳在惠民縣召開了“全省公路綠化現(xiàn)場會”,推廣公路站加速公路綠化的經(jīng)驗。1971年在惠民至胡家集路段上修建了一座1-10米石灰土拱橋。1972年設計并施工惠濟路安家溝橋,該橋為1—18米雙曲拱結構。自行設計了吊裝設備。1974年設計惠濟路解家橋,該橋結構為1-10米無筋無助雙曲拱。1978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用40天時間突擊完成北吳路胡家集段三座3—10米空心板橋施工任務,下部結構均為灌注樁墩臺。1984年設計了濟埕路大朱家橋,該橋結構為3-8米矩形板,下部為灌注樁墩臺。1986年設計并主持施工本站頭堡瀝青庫,容量為500噸。1987年擔任墾禹路改建工程監(jiān)理工程師。該工程被省評為全優(yōu)工程。1994年11月受聘于濱州監(jiān)理公司,擔任濟德高速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監(jiān)理處副駐地工程師兼道路項工程師。土方工程在五個合同段中處于領先地位。在施工過程中采用補充擊實修正的辦法,對混合土壓實度合理控制。建立項目工程師抽驗制度,嚴把質量關,改進路基施工原始記錄,達到精簡、合理、實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