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廣東省著名的報紙/雜志/電臺/電視四棲媒體人、及著名的小記者指導老師。
2008全國節(jié)能宣傳周廣東省宣傳片總導演、廣州申辦2009蘇迪曼杯宣傳片總導演。他曾在2003年與另兩位編劇一起進入非典隔離區(qū)采訪;在2001年帶領小記者編演出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221/222集-小記者/康家報》;在1999年帶領小記者采寫出全球媒體紛紛轉載的獨家新聞《中國科學家云集北海,研討登月登火星工程》,而獲得極大關注。
2005年至2008年,先后擔任過全國節(jié)能宣傳周廣東省宣傳片總導演、廣州申辦2009蘇迪曼杯宣傳片總導演、廣東抗非典電視連續(xù)劇《護士長日記》編劇、中共十六大理論獻禮片《德興南粵》編導/統(tǒng)籌、系列新聞電視劇《正大方圓》編導/制作人、廣東電臺《點亮生活·美麗坊》節(jié)目總編導。
2001年至2005年,先后擔任過廣東電視臺衛(wèi)星頻道《車周刊》欄目編導、廣東電視臺移動頻道《超級羽星》欄目總編導。同期擔任過《珠江經濟》雜志執(zhí)行總編輯、以及陽光衛(wèi)視《當代中國100人》編導。
1998年至2000年,先后擔任過中國《小主人報》廣東小記者站主任兼指導老師、廣州日報報業(yè)集團《科學先驅報》、《嶺南少年報》編輯及小記者老師。
1988年至1998年,先后擔任過廣州青春電視錄影協(xié)會主任、廣東省公共關系協(xié)會咨詢服務部主任、廣東省公共關系學會咨詢服務部主任、廣州珠江公共關系公司副總經理、廣東熱點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廣州雅怡居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經理。
1984年至1988年,經全國公開招聘考試進入《黃金時代》雜志任編輯/記者,同期活躍于《南風窗》雜志、《家庭》雜志、《中國青年報》、《羊城晚報》、香港《華南經濟新聞》、美國《僑報》等平面媒體。
共在各種報刊上發(fā)表過幾百萬字的各種體裁新聞作品(包括對一些轟動一時的敏感性事件的突發(fā)消息、深度通迅、調查性報道、評論),以及部分經濟深度理論文章和科普小品文章。
先后六次獲全國、省、市、新聞獎。陸續(xù)加入過廣州市科普作家協(xié)會、廣州青年文學愛好者協(xié)會、廣州青年記者協(xié)會。香港《華人》雜志曾在八十年代刊載過對他的專訪。
經歷
人生經歷
早期生活
符鋼生于1958年出生于廣州,祖上四代均居住在中心城區(qū)長堤江邊石室教堂旁的小巷。父親為著名中學的教導主任,母親為十五歲入朝參戰(zhàn)的志愿軍文藝兵,后被打為右派下放鹽礦。外公為廣東省粵劇院院長,后被打為右派自殺。外婆為中國早年電影演員,后為民盟成員。
四歲時父母離異,他被輪番送到各親友和街坊的家中寄宿,童年的記憶就是歷經大戶人家和市井斗民各自的不同食宿標準,以及世俗白眼和人間熱忱。父母分別在他成年時各自再婚及出國定居,并斷絕了聯(lián)系。在舊部前小學(時改稱“勞動一小”)幸遇著名優(yōu)秀教師程功云女士為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得到良好溫謦的啟蒙。中學時幸遇著名優(yōu)秀教育大師王佐杰先生為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得到超越時空的點撥。
他少年時期的最大記憶,就是狂熱的、時屬違禁的業(yè)余無線電臺的制作和通信。中學畢業(yè)后在花縣短期插隊上山下鄉(xiāng),回城后在南方大廈百貨商店短期“八路軍”(月酬八元的臨時售貨員),隨后進入某類工廠,生產檢驗某種可供1979年戰(zhàn)場使用的產品……
學歷資質
稍后就讀了廣東電大英語專業(yè)、中山大學中文專業(yè)、和暨南大學新聞專業(yè),均為函授,也均為沒錢交五十元考試費,而舍棄畢業(yè)證書。
二十一世紀起頭十年,又攻讀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英文與電影研究專業(yè)自修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院編劇研究專業(yè)自修生。
職業(yè)生涯
1980年起,任某些通訊社的特約通訊員和某些報紙的特約記者,專門采寫某些不公開發(fā)表的報道。第一篇公開發(fā)表的“豆腐塊”文章是1980年在羊城晚報晚會副刊:《為什么民航機不會設降落傘》。
1984年經全國公開招聘考試,歷任雜志記者、報紙編輯,先后六次獲全國、省、市新聞獎。1986年結婚。后因兩人生活理念不合,和妻子分居,離婚。為養(yǎng)育女兒,及為謀生,改任社團主任、公司總裁、小記者老師,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年進入影視圈,歷任電視欄目編導、系列短劇編劇、宣傳大片導演及制片人。至今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