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鄧秀江(1924-1946):黑龍江省賓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45年11月中旬,鄧秀江受黨的委派,跟隨岳林進入黑河。面對復雜的局面,他投入招兵建軍的緊張戰(zhàn)斗,貼標語、搞宣傳,深入黑河南崗、東西牡丹江工棚里,與工人們促膝談心,很快組建了人民自治軍第三大隊,并首任大隊長。12月,自治軍司令部撤到上二公后,鄧秀江帶三大隊駐防山神府,擔任防范土匪、警戒司令部、搜查敵偽物資工作,不久撤回上二公。1946年1月,楊青山匪幫攻打上二公時,鄧帶三大隊與敵首先接火,由于部隊均是新兵,缺少武器,被敵人攻破防線。
上二公戰(zhàn)斗后,鄧帶第三大隊駐武廟屯。1946年春節(jié)前一天夜晚,鄧在熟睡中突然接到韓洛山(綽號韓小個)要叛逃的報告,急忙來到韓所屬的九班駐地,高喊:同志們不要聽信謠言,叛變投敵死路一條。韓洛山見勢不妙,冷不防沖向鄧秀江,用腦袋狠狠頂住他們胸部,兩手摟住他的胳膊。鄧秀江正欲抽手還擊時,韓洛山卻搶先向鄧開槍,鄧中彈倒在血泊中。當?shù)谌嘘犻L李泰芳、警衛(wèi)連長張泉山等趕到時,鄧秀江只斷斷續(xù)續(xù)地說了聲“韓小個是壞人……”,就閉上了眼睛,時年僅25歲。
鄧秀江經(jīng)過8年抗戰(zhàn),轉(zhuǎn)戰(zhàn)南北沒有犧牲在戰(zhàn)場上,卻犧牲在叛徒手中。1946年春節(jié),第三大隊沉浸在悲痛之中,鄧大隊長平日的形象浮現(xiàn)在戰(zhàn)士們的眼前:他,中等身材,圓圓的臉膛,濃眉大眼,身穿灰色棉軍裝,腰系寬皮帶,英俊瀟灑,面帶笑容,給人以親切之感。他習慣身佩雙槍,1支駁殼槍木盒套,紅綢新穗,右肩左斜;另1支櫓子,戴在腰帶右側(cè),右手總好捂著它,走起路來一溜風似的。晚間入睡前,總是把槍放在枕頭下面,然后重新打1次裹腿,并在油燈下翻幾頁書。他一有空,就拉著同志們的手促膝談心、聊天,講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及抗日故事,有時撫摸著戰(zhàn)士的肩頭,使人感到像兄長一樣親切、 溫暖。
有1次,一名剛?cè)胛榈耐ㄓ崋T幫助鄧大隊長整理床鋪時,不慎把枕頭底下的駁殼槍碰響了,通訊員驚慌失措,急忙拿起槍,不料又走了火,把被子和枕頭打穿了。通訊員做錯了事等著隊長回來挨批,但鄧隊長回來后微微一笑,拍著通訊員的肩膀說:“接受教訓就是了。為了應急,我總好頂著子彈,這次走火,我也有責,忘了保險,以后可要特別注意槍口朝上,千萬不要對人,這次若是有人,就會出事!币幌捳f得通訊員倍受感動。不久,鄧秀江親自介紹這位通訊員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以后成為我軍的1位師級領(lǐng)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