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民國30年(1941年)至民國33年(1944年)任保長,謝臣堯憐惜群眾,先后送給無錢群眾棺材20多口。民國36年(1947年)自己出錢請工匠炸石修路、修橋,將當?shù)厝朔Q之為九里十三灣的崎嶇山道拓寬修直,又在48道河上架設(shè)木橋,方便行人趕街和勞動生產(chǎn)。修橋鋪路耗資數(shù)千銀元,全由謝臣堯承擔,不要群眾出一分一文。1951年農(nóng)歷三月七日去世,時年 49 歲。(原載《麻栗坡縣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
謝臣堯,男,漢族,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生于安平廳東安里六河鄉(xiāng)聽曼大寨,幼時在本村劉鳳翔老先生處讀過7年私塾。民國8年(1919)聯(lián)合當?shù)貏、韋、張3姓族人捐資興修水利,修通聽曼至南昌6公里長大水溝1條,把山后河水引進聽曼,能灌溉雷響田100多畝。
民國30年(1941年)至民國33年(1944年)任保長,謝臣堯憐惜群眾,先后送給無錢群眾棺材20多口。民國36年(1947年)自己出錢請工匠炸石修路、修橋,將當?shù)厝朔Q之為九里十三灣的崎嶇山道拓寬修直,又在48道河上架設(shè)木橋,方便行人趕街和勞動生產(chǎn)。修橋鋪路耗資數(shù)千銀元,全由謝臣堯承擔,不要群眾出一分一文。1951年農(nóng)歷三月七日去世,時年 49 歲。(原載《麻栗坡縣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