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969年,剛剛初中畢業(yè)、尚不滿17歲的沈石溪正趕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這批上海知青當時有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貴族、云南等七個去向可供選擇,沈石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云南,惟一的理由就是:云南是動物王國,在那兒,他可以養(yǎng)一條真正的獵犬。來到西雙版納后,沈石溪如愿住進一戶傣族老獵人的竹樓,不僅有了真正的獵犬,而且跟隨著老獵人開始在最原始的自然天地中徜徉。老獵人有兩個正值妙齡的女兒,于是便把沈石溪和另一位一同住在家中的小伙子當成一家人,將自己的渾身解數(shù)、所有對野生世界的認識傾心傳授。雖然最終無緣做個傣家女婿,但那片蔥翠的原始森林,許許多多世代生長在那片土地上的可愛的生靈,都已成為沈石溪心中不可磨滅的美麗印記。
沈石溪的第一篇動物小說《象群出沒的山谷》發(fā)表于《兒童文學(xué)》雜志,至今已過去23年,但說起這篇小說,說起當時選用這篇小說的《兒童文學(xué)》編輯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巨大影響,沈石溪仍抑制不住滿心的感激!爱敃r我入伍在西雙版納軍分區(qū)任新聞干事!秲和膶W(xué)》的編輯特地趕到云南,鼓勵我繼續(xù)沿著這條全新的小說創(chuàng)作道路寫下去!币彩菑哪莻時候起,沈石溪開始意識到,自己對自然、對生命的經(jīng)歷與理解可以以這樣一種方式表達出來。1984年,沈石溪的第一本動物小說集《第七條獵狗》出版,第一次印刷即達10萬冊,并榮獲首屆全國兒童文學(xué)優(yōu)秀作品獎。在隨后的兩屆評獎中,沈石溪又分別以《一只獵雕的遭遇》、《紅奶羊》再次獲獎,成為這一重要兒童文學(xué)作品大獎“三連冠”得主。在臺灣,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也受到小讀者的熱烈歡迎,出版的23本動物小說均多次再版,是內(nèi)地兒童文學(xué)作品中再版率最高的,其中曾獲臺灣第四屆“楊喚兒童文學(xué)獎”的《狼王夢》一書已再版達二十多次。沈石溪也因此被冠以“中國動物小說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