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成就
香頌女皇——Edith Piaf
Edith Piaf是個傳奇歌手,她一生中演唱過80多首歌曲,其中很多為后世津津樂道,也不斷被翻唱。我們比較熟悉的也許就是那首《玫瑰人生》了(馮小剛電影《天下無賊》中的插曲,小野麗莎版的La Vie en Rose)。
人物生平
Edith PIAF生平
人們或許會很奇怪如此偉大的人物身材如此矮小,如此豐富強(qiáng)烈的代表著法語歌曲,以至于四十年之后,人們無法找到繼承者.一切尋找的努力都是徒勞,因為,PIAF 不僅僅是PIAF,她追隨在一個創(chuàng)造了COCTEAU,薩特,夏加爾的時代;甚至于,她自己就創(chuàng)造了MONTAND,AZNAVOUR,BECAUD… PIAF,就是法國,沒有營銷,沒有排行榜,有的只是她的才華,她的熱情,僅此而已.
傳說中Edith Piaf 出生在巴黎20區(qū)BELLEBILLE大街的一個路燈下. 事實上她或許是出生在porte de Bagnolet 的TENON醫(yī)院里,正如1915年12月19日非常正式的出生證明中指出的那樣,名字是Edith Gassion.
其父 Louis-Alphonse Gassion,是街頭的雜技演員,其母Anita Maillard, 是歌劇演唱者. 帶著她母親的卡比爾人(阿爾及利亞山區(qū))的血統(tǒng),她出生后的最初幾年是跟隨外祖母Aicha渡過的. 事實上,因為國家正在經(jīng)歷世界大戰(zhàn), 其父參軍入伍,而其母重回到街上演唱,沒有太照料她.
從 Belleville 到 Pigalle
兩年后,父親將她帶到在諾曼底省的BERNAY的祖母家,她在那里渡過了非常幸福的幾年.之后她回到父親身邊,他們一起來回穿越了法國,當(dāng)她父親表演他的拿手絕活時,小女孩就伸出帽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發(fā)現(xiàn)她的聲音對于大眾的魅力.和她的最好朋友Simone一起,她越來越經(jīng)常地以歌唱謀生. 15歲時,她決定離開父親,展翅高飛.
1932年她遇到 Louis Dupont,人稱小Louis. 他們的結(jié)合在1933年帶來了小Marcelle.但是兩年后孩子死于腦膜炎.
Edith 繼續(xù)在Belleville 和Pigalle的大街上歌唱,這些區(qū)域是她日后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就在那,同一年,她被Louis Leplée,坐落在巴黎香榭里舍大街上的最幽雅的夜總會le Gerny’s的經(jīng)理發(fā)現(xiàn), 他對這個年輕的聲音贊賞不已,決定立刻招之麾下.他將她取名為 ? 小女孩PIAF ?,這個名字俗語中意味著小鳥,也揭示著她脆弱的身型.
身高1,47 m,她吸引著兩次大戰(zhàn)之間的整個巴黎,并且立刻大獲成功.
緊接著,1936年Louis Leplée 使她錄制了她的第一張專輯"大鐘的小女孩". 但是4月,Leplée在其寓所遇害. Piaf,作為經(jīng)常出入的人員,受到警方的盤問,而且媒體及時的掌控了這一新聞. 然而很快的,年輕的歌唱演員在一個名叫Raymond Asso的幫助下重新開始了演唱生涯.
冒險家和曾經(jīng)的榮譽(yù)勛位獲得者,Asso, 極其愛戀著她,理解她所有的細(xì)微的差別,幫助她成為人們所認(rèn)識的悲劇演員. 作曲家Marguerite Monnot作曲, 他給了她一首后來成為PIAF保留曲目的 "我的榮譽(yù)勛位獲得者", 雖然此歌已被Marie Dubas演繹過.
從Meurisse 到Cocteau
1937年, 小女孩Piaf 最終更名為Edith Piaf, 而Raymond Asso成功說服ABC,當(dāng)時的巴黎的大劇院的經(jīng)理,將她以美國明星簽約. Piaf, 當(dāng)時23歲,大獲成功. 她拍攝了第一部影片, Jean Limur的 "不受管束的姑娘",幾個月以后,該片領(lǐng)銜Bobino票房.
1940年, Edith Piaf 遇到喜劇演員Paul Meurisse. 他成為她之后兩年的伴侶. 作為天生的笑劇演員, Edith Piaf與嚴(yán)謹(jǐn)而優(yōu)雅的Paul Meurisse恰恰相反,他教會她如何在上流社會中言行.
Edith Piaf成為當(dāng)時大知識分子的寵兒,除此之外還有Jean Cocteau,他為Meurisse-Piaf夫婦量身定做了戲劇, "美麗的冷漠",后在1940年時轟動一時.該劇描寫了一出家庭情景,其中的丈夫是堅定而沉默的,而此劇也顯示了Piaf在戲劇方面的無限潛能.此劇之后,夫婦倆又合作出演了Georges Lacombe的電影 "舞臺上的蒙馬特".在拍攝此片時, Piaf 遇到了Henri Contet,他成為了她新 pygmalion 和主要的作曲家之一.
在戰(zhàn)爭期間Edith Piaf以她自己的方式進(jìn)行抵抗, 并且不停的使尤太音樂家工作.
Piaf 已是一個在藝術(shù)和人格上日臻完美的藝術(shù)家.1944年, 她近30 歲. 豐富的經(jīng)驗加上她已有的成功,她使這一切值得. 就這樣,當(dāng)她在1944歲末遇到年輕的Yves Montand時, 她不僅愛上了他,而且對他的生涯負(fù)起了責(zé),從曲目到行頭. Henri Contet 為他寫了他后來唱了一生的歌諸如"Battling Joe" 和 "Luna park".
1945年, Piaf 和 Montand 在Marcel Blistène執(zhí)導(dǎo)的電影 "沒有光的星星" 中相聚.
從Montand 到 Cerdan
1945年底, Piaf獨立完成其所有時段中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玫瑰人生". 然而,當(dāng)時她周圍的人認(rèn)為此曲無甚意義,而她也將此歌雪藏了一年多才得以唱.如果說該作品署名是和 Louiguy共同完成的,那時因為Piaf 當(dāng)時沒有獲得SACEM (作曲家協(xié)會)要求的可被當(dāng)作作曲家的資格. 在其一生中,Edith Piaf 共創(chuàng)作約 80 首歌.
1946年, Edith Piaf認(rèn)識了一群名為 ? 歌曲同盟 ?的年輕歌唱家們.就像為Montand所做的那樣,她決定親自負(fù)責(zé)他們的事業(yè). 她建議他們共同錄制一首歌 "三個大鐘". 成功鋪天蓋地,唱片銷量達(dá)百萬張. Piaf決定帶他們參加自己1947年開始的第一次美國巡演.
此次外大西洋的旅程對于這個Belleville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個真正的挑戰(zhàn). 果然,在紐約夜總會Playhouse舉行的前幾場音樂會,一點也沒有吸引那些不懂得Piaf的美國人.然而,就在她要返回歐洲的時候,她看到發(fā)表在紐約最大報紙的一篇非常出色的評論,她決定留下來. 她于是又有了一個星期在曼哈頓著名的夜總會凡爾賽的逗留.面對成功,她最終又留了四個月,之后的歲月中又時不時地回那兒演唱.
這段在紐約的過程對這位歌唱家來說意味著兩次重要的相遇.首先, 她和喜劇家兼歌唱家 Marlène Dietrich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一直保持交往直到她去世.而尤為重要的是, 她瘋狂的愛上了拳擊手Marcel Cerdan. 這段"拳擊國王與歌唱皇后", 就像無數(shù)報紙上所寫,之間的故事是該世紀(jì)最著名的羅曼史. 當(dāng)時雙方同為名人,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領(lǐng)域,Piaf 和 Cerdan毫無競爭的保持他們的關(guān)系.為了他,她和Marguerite Monnot寫了 "愛之贊歌", 是她所有歌中最有名也被唱最多的一首.
1949年10月28日Marcel Cerdan因飛機(jī)失事死于Acores 的事件將這一美麗的故事轉(zhuǎn)變?yōu)橐怀霰瘎?正如Piaf所唱的,而且,他的消失標(biāo)志了她的一段長長的抑郁期的開始,而她再也沒有真正的脫離出來.
從Aznavour 到Bécaud
深受打擊的 Piaf變得脆弱不堪,原本信教的她深深的墜入了神秘主義甚至是通靈術(shù)中. 然而她并沒有停止工作,1950年,她重新登上巴黎Pleyel大廳的舞臺. 同一時期,年輕的作者兼作曲家Charles Aznavour 成為了她的 "全能男人", 秘書, 司機(jī)和知己. 從 1945起, 她幫助他使他的作品登上舞臺,但是她沒有親自掌管他的事業(yè),就像之前給Montand 或者歌曲同盟做的那樣.然而, Aznavour, 給她寫了諸如"Jézébel" 和 "比你的眼睛更憂郁"這些歌的人,是留在她身邊直到她去世的最忠誠的人之一.
1951年, Edith Piaf 要求她新的受保護(hù)者 Eddie Constantine, 年輕的美國歌者和演員, 出演Marcel Achard在ABC排演, Marguerite Monnot作曲的輕歌劇 "小莉莉" . 演出達(dá)7個月之久,之后 Piaf和 Constantine 分手.
同年, Piaf 遭遇兩場車禍. 第二場之后,她嚴(yán)重受傷,不得不使用嗎啡和麻醉劑,以至后來她無法真正的擺脫. 混合著酒精的麻醉劑使得她原本脆弱的身體變得不堪一擊.
1952年7月,她以民事的方式嫁給了歌者 Jacques Pills,之后在她第五次到美國巡演的時候,就像她夢寐以求的那樣在紐約的教堂里舉行了非常豪華的婚禮. Pills, 也在一家紐約的夜總會里舉辦了幾場個人獨唱音樂會,鋼琴伴奏是一個年輕的初出茅廬者, Gilbert Bécaud, 他后來為Piaf 寫了 "我擁你入懷Je t’ai dans la peau" (與 Pills合唱). Piaf 在她第一次巡演后就忠實于的凡爾賽夜總會演唱.
在此之后,Piaf接受了好幾次解毒治療. 酒精和麻醉劑摧毀了她. 然而,她卻在此時達(dá)到了她藝術(shù)的頂峰,這幾年錄制的歌曲,無論是在錄音棚還是在現(xiàn)場演唱會上,都是無與倫比的. 她周圍的朋友試圖對媒體掩蓋她的健康狀況, 而 Piaf 在53-54年的好幾個月中固步不出家門.
然而,當(dāng)她得知自己將在1955年在奧林匹亞演唱時, Edith Piaf重新迸發(fā)了熱情與活力,投入工作,盡管此時她的身體已非常虛弱.
在巴黎最著名的場館舉行的首場個唱, Edith Piaf以一場卓越宏偉的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她的嗓音是強(qiáng)有力且震蕩人心的. 同年, Piaf 重又出發(fā)穿越美國進(jìn)行耗盡精力的巡演,該巡演以1956年初在紐約 Carnegie山的22首歌的個唱結(jié)束. Piaf是第一位在這個古典音樂圣堂演唱的綜藝歌手.自然地,成功不期而至. Edith Piaf從此成為國際明星.
從 Moustaki 到 Sarapo
從一月到五月,Piaf 和她的團(tuán)隊在拉丁美洲巡演,5月14日回到巴黎. 從5月 24日, 她重新駐扎在奧林匹亞,直到7月. 她在那寫了 "騎摩托的男人", 翻唱一首美國歌, 還有 "一日情人", 后來成了一首流行歌. 9月,又一次去美洲. 1956年還標(biāo)志著她最后的解毒治療,從此她絲毫不沾一滴酒精.但是她的健康狀況已經(jīng)惡化了.
從南美演出回來后,Piaf 帶來一首曲子后來成為 "人群La Foule" ,是她在1958年初第三次在巴黎奧林匹亞逗留期間創(chuàng)作的. 在這為期三個月的個唱中,她還創(chuàng)作了其中最為著名的一首 "我的旋轉(zhuǎn)木馬?Mon manège à moi".
1958年, Edith Piaf 遇到了Georges Moustaki, 他讓人想起當(dāng)年的 Jo Moustaki.歌者, 作者,作曲者,他和 Marguerite Monnot一起為她寫了 "英國士紳Milord".作為一個具備完整性格的人, Moustaki 和 Piaf擁有一段洶涌的關(guān)系.1958年9月他們一同遭受了一場嚴(yán)重的車禍,這使得Piaf的身體狀況雪上加霜.幾個月之后,在紐約的一場音樂會中,她昏倒在舞臺上,被緊急施行手術(shù).
1960年, 這一次是年輕的作曲家Charles Dumont向她推薦了他的作品 "不我沒有遺憾Non je ne regrette rien". Piaf 被此歌征服.她決定在1961年初的奧林匹亞舞臺上唱這首歌,該演出是她答應(yīng)奧林匹亞的經(jīng)理Bruno Coquatrix以挽救該場館的經(jīng)營不善.雖然已被手術(shù)和藥物弄得精疲力竭, Piaf不顧醫(yī)生和親人的反對,繼續(xù)演唱,繼續(xù)成功,即便昏倒在舞臺上的事情已屢見不鮮.
1961年夏初,她遇見了她生命中最后一個男人Theophanis Lamboukas,她稱他為Sarapo,希臘語,這個年輕人的母語中我愛你之意. 他是她最后一個愛的男人,也是最后一個她試圖推出的歌手.6月,Charles Cros學(xué)院頒給她唱片大獎以表彰她的終生事業(yè).
最長的日子Le jour le plus long
1962年9月,她以一套更加表露內(nèi)心情感的曲目最后一次在奧林匹亞演出. 9月25日, 她在艾菲爾塔頂上為電影"最長的日子Le Jour le plus long"演唱.面對著花環(huán)和星星, Piaf在那一晚為在她腳下的整個巴黎城演唱.
幾天后,1962年10月9日,她以正教儀式嫁給了 Theo Sarapo.1963年2月他們共同在 Bobino演唱他們的吉祥歌 "愛情有什么用A quoi ca sert l’amour ?".
4月.她休克.身體虛弱而且時常無意識,她在法國南部渡過了她生命中最后的幾個月.在戛納的高地 Plascassier上,1963年10月11日,和她的好朋友Jean Cocteau同一天,Edith Piaf的生命終結(jié).
1963年10月14日在巴黎的葬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 崇拜者,他們跟隨送葬行列一直到拉雪茲神父公墓.直到今天,她的墓前每天都堆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shù)參觀者帶來的鮮花.
后世紀(jì)念
法國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 Edith Piaf 的影響波及當(dāng)今歌壇. 1996年, 一場描寫PIAF生平的名為 "Piaf我愛你 "的演出在巴黎獲得巨大成功.
1997年, Charles Aznavour 以和PIAF虛擬合唱的方式重新演繹 "比你的眼睛更憂郁Plus bleu que tes yeux" .自從她逝世后,她的眾多歌曲被許多國際知名藝術(shù)家重新演繹,其中包括 Louis Armstrong, Joséphine Baker, Marlene Dietrich, Johnny Hallyday, Serge Gainsbourg, Liza Minnelli, 和最近的 Etienne Daho ("Mon manège à moi").
2003年10月11日,Edith Piaf去世40周年,巴黎市長Bertrand Delanoe 為其塑像揭幕,特意雕刻并固定在Edith Piaf廣場,離1915年見證了小女孩PIAF誕生的 Tenon 醫(yī)院僅幾步之遙.
電影:玫瑰人生 Môme, La (2007)介紹了她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