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徐問真》選自宋·蘇軾《東坡志林》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 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 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 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xué)藝術(shù)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背景
徐問真(生卒年不詳),名醫(yī),宋代濰州(治今濰城)人。嗜酒狂肆,能啖生蔥鮮魚;以指為針,以土為藥,治病有神驗。
歐陽修知青州時,;甲慵玻弁措y忍,經(jīng)許多醫(yī)生診治都不見效。慕名徐問真,相求就醫(yī),問真授以吸氣之法,自踵至頂,吸氣循經(jīng)運行,果有成效,不久即愈.兩人盤桓交游,情誼日篤.忽一日,問真對歐陽修說:“我友罪我與公卿游,我不敢復(fù)留”。歐陽修見他求去心切,不再挽留,便差人相送。果見一道者伺立路旁,遂與問真同行,此后不知其行蹤.后來,歐陽修將徐的為人和吸氣法轉(zhuǎn)告給蘇軾。在蘇軾被貶黃州后,黃岡縣令周孝孫忽得腫腿病,蘇授之吸氣法,7日而愈。
1203年(金泰和三年),董村重修三教堂記碑載:徐問真是濰城南宮道士,精于醫(yī)學(xué),常為人治病,藥到病除。至今尚流傳其治病神效并很少向患者收費的說法。徐辭世后,邑人于南宮和玉清宮(俗稱北宮)為他建祠立像。
原文
道人徐問真,自言濰州人,嗜酒狂肆,能啖③生蔥鮮魚,以指為針,以土為藥,治病良有驗。歐陽文忠公為青州,問真來從公游,久之乃求去。聞公致仕,復(fù)來汝南①,公常館之,使伯和父兄弟為之主。公常有足疾,狀少異,醫(yī)莫能喻④。問真教公汲引氣血自踵至頂,公用其言,病輒已。忽一日求去甚力,公留之,不可,公使人送之,問真出城,顧村童使持藥笥②。行數(shù)里,童告之求去。問真于髻中出小瓢如棗大,再三覆之掌中,得酒滿掬者二,以飲童子,良酒也。自爾不復(fù)知其存亡。軾后貶黃州,而黃岡縣令周孝孫暴得重膇疾,軾試以問真口訣授之,七日而愈。問真要為異人也。譯文
道士徐問真,自己介紹說是濰州人,嗜酒如命,狂妄放肆,能夠生吃蔥、鮮魚,能夠把手指當(dāng)作針、把土當(dāng)作藥來治病,并且非常有效。歐陽文忠公來青州任職,徐問真跟從他一起來游玩,來的久了就請求離去。聽到文忠公被提拔重用后,又來到汝南,文忠公經(jīng)常好酒好菜的招待他。讓伯父、父親和兄弟們好生款待他。文忠公常年腳有痛疾,癥狀很奇怪少見,醫(yī)生沒有能解釋清楚的。徐問真教文忠公從腳到頭汲取引導(dǎo)氣血,文忠公聽從了他的建議,病不久就好了。突然有一天,徐問真極力請求離去,文忠公挽留他,不行,他說:“我有罪過,我和您一起出游,我不能再留下了!蔽闹夜扇怂退專ㄟ@個“果”有特殊意思,我查不到,你看能否查到)戴鐵帽子身高八尺多的大男人,站在路邊等候他。徐問真出城后,雇了一個村童讓他拿藥簍。行走了數(shù)里后,村童告訴他請求離去。徐問真從發(fā)髻中取出一個像棗子一樣大的小瓢,在掌中反覆了多次,獲得了兩滿瓢酒,給村童喝,(童子說)是好酒。自從這之后就沒有人知道徐問真的生死了,村童也發(fā)瘋了,也不知道他的最后所去的地方。蘇軾進(jìn)過汝陰,文忠公詳細(xì)的對他說了文真給自己治病的事。在這之后蘇軾被貶黃州,黃岡縣縣令周孝孫突然得了重病,蘇軾試著把徐問真的口訣告訴他,七日之后就痊愈了。元 六年十一月二日,文忠公與二叔,三叔夜間坐談這件事,這件事有很奇怪的地方,不想全寫出來,然而徐問真確實是奇異的人。詞解
、偃昴希航駥俸幽稀
、隗樱╯ì)一種盛飯或衣物的竹器。
、坂ⅲ╠àn)吃。
④醫(yī)莫能喻:醫(yī)生也不能說清楚。 喻: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