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熊木舟,男,鐘情山水雅好茶樂,1957年出生于湖北黃岡,漢族,1967年隨父來到陽新。幼時喜讀書,但逢文革無書可讀,于是找東家,鉆西家,找到《星火燎原》、《歐陽海之歌》等書,如饑似渴、廢寢忘食地讀。把父親文革前的初中夜校語文讀本讀了一遍又一遍,讀完字典、詞典。1969年輟學勞動,1971年在一好心人勸說下,才重新背起書包。高中讀了一年,1975年月7月農(nóng)場修理地球。學大寨,修水利,搞“雙搶”,是個好勞動力,舍得出力不說,手腳還快,被評過分場的勞動松模范。勞動之余,見縫插針讀書。一本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沾滿了泥巴。那時不管什么書看了都起勁,每晚看到眼睛無法撐開為止。偶遇操場門口放電影,仍然躲在屋里看書,雙耳不聞電影聲。在農(nóng)場,當過不脫產(chǎn)的通訊報道員,常常夜里到縣郵局營業(yè)廳有日光燈,不停電的地方寫稿,然后送到縣廣播站,為此被評為縣宣教戰(zhàn)線先進工作者。 1977年喜逢高考,被華師中文系錄取。上大學時,特別喜歡現(xiàn)代漢語法和文學理論。1980年被評為校三好學生。畢業(yè)后回到陽新,從1982年3月到1991年底,教中學10年。先三中,后一中,帶了6屆畢業(yè)班,所帶學生有5人留學美國,有考上清華研究生的。 1990年縣里舉行高中語文老師優(yōu)質(zhì)課比賽,被評為一等獎。1990年,在《語文學習》上發(fā)表《也說祝福命名的用意》,1994年在《中學語文教學》發(fā)表《莫泊桑不知道瑪?shù)贍柕卤瘎〉恼嬲騿帷贰?1991年底被調(diào)到縣委辦公室,1997年底被調(diào)到縣委宣傳部,始終與文字打交道,也始終沒丟中學語文教材和文學。會在《寫作》雜志上發(fā)表《從兩篇報告文學看第二人稱的運用》,在《農(nóng)民日報》發(fā)表《買書樂》,在《中國集郵報》發(fā)表《竹子的品格》。在《湖北日報》上發(fā)表《20年書緣》、《元宵與燈》、《誠實為懷》,在《黃石日報》上發(fā)表了《老繭》、《生病的樂趣》、《紅鼻子》、《生活可以是簡單的》、《山水覽知音》、《茶中有清趣》、《酒中有余味》、《音樂的魅力》、《納涼的回憶》、《網(wǎng)湖的回憶》、《也說狗》、《失落的月亮》等散文、隨筆。至于新聞作品,寫了很多,間或頭版頭條,但此類文字的時過境遷,很快被別人也被自己淡忘。他最喜山水。經(jīng)常跑到竹林里獨坐,跑到富河堤上趟著看書、看天上的云,坐起來看河里的水和水上的鳥。1990年受邀參加國家八五重點圖書《中國山水文化大觀》的寫作,負責湖北部分,10萬字,1995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湖北部分獨立出書,配圖200余幅,名為《山水中國·湖北卷》。喜歡文學理論。1997年由國家語文出版社出版14.3萬字的《中學文學知識趣談》,獲黃石首屆社科三等獎。喜喝茶,好喝茶。喜聽音樂,先后買了五次音響,邊看書,邊喝茶,邊聽音樂,不亦樂乎?逍遙人生,淡泊人生,快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