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第二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泉州北管代表性傳承人。1938年向本村北管藝人莊荔枝、莊嚇石學習北管樂器演奏,以京胡、三弦演奏為主,以北管的“頭手弦”(京胡)最為出色。他的演奏方法主要運用民間常見的“支聲復調(diào)”,拉弦樂器多用短弓、一弓一音和在主干音基礎(chǔ)上的變奏潤飾,明朗幽雅,柔婉秀麗,并有遒勁、樸實之個性,很有特色。曾20多次配合北管樂隊、樂團赴國際性、國家、省、市級交流比賽,并多次獲獎,曾協(xié)助對泉州北管進行搶救、發(fā)掘、整編,匯編北管樂曲200多首,部分樂曲被收入《中國民間音樂集成(福建卷)》。1945年開始在本村傳教北管,1980年后積極在區(qū)、鎮(zhèn)(街道)文化部門的北管培訓基地傳授新學員,先后輔導和傳教北管學員120多名。
所獲榮譽
2018年5月16日,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