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7.9-1991.7武漢水運工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系 本科畢業(yè) 學士學位;
1991.9-1994.4武漢交通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 研究生畢業(yè) 碩士學位;
1999.9-2004.3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 博士研究生畢業(yè) 博士學位
1994.4-1997.9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 船海系,助教;
1997.9-2005.10 武漢理工大學 交通學院船海系 講師;其中2001-2004 日本進修;
2005.10-2010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船海系 副教授;其中2006-2007 荷蘭進修;
2010-今武漢理工大學教授。
主講課程
船舶設計原理
綠色船舶技術(雙語)
中國造船史
船舶設計數(shù)字化及環(huán)境(雙語)
研究方向
船舶智能化設計方法學研究。
面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船舶設計、評估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船型開發(fā)研制(仿古游覽船、游艇設計)、造船史研究。
代表論文
1.綠色船舶技術,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6
2.Study on Harmonization of Formative Design and Hull Design of Mega-Yacht Based on Integrated Software Platform。ISOPE2013, 862-868.(EI)
3.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Yacht Eco-productConfiguration System based on Weighted Constraint Rule. PRADS2013,1038-1043
4. Study on Harmonization of Mega-Yachtu2019s Lines Plan and Its Realizationon Integrated Software Platform. PRADS2013, 953-958
5. Study on the EEDI Calculation and Reference Line of River-sea-going Ship for certain routes.
ICMRA 2014,1679-1683.(EI)
6.A Fuzzy Model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for Application to Environmental Impact Evaluation of an Oil Tanker.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ineteenth (2009) International Offshore (Ocean) and Polar EngineeringConference
7. PSO Method:Practice Study on Engine Room Arrangement of a Ship,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actical Design of Ships and OtherFloating Structures 2010 PRADS
8.在CATIA環(huán)境中游艇機艙布置可視化實現(xiàn)及分析研究.造船技術,2014(3):51-56.
9蔡薇;胡敏;戴修建;馮軍. 知識規(guī)則的可信度在游艇產品配置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 船舶工程,2015(01): 第83-86頁
科研項目
主持的項目
***大型游艇設計建造關鍵技術研發(fā),國家級工信部
中國古代造船關鍵結構技術——水密艙技術綜合研究與虛擬復原,省部級
海上深水環(huán)保船研發(fā)
蓬萊古船設計開發(fā)
鄭和寶船復原仿真研究
千島湖夜游船設計
游船艇技術服務
主持設計的船舶:
68米雙體游船設計
雙體漁政船設計
19000噸化學品及成品油輪設計
蓬萊仿古游覽船型開發(fā)及設計
江山仿古商務接待船設計
艅艎仿古游覽船隊設計
南海一號仿古船設計
千島湖夜游船
5000hp拖船概念方案設計
學術兼職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會員
湖北省科技史協(xié)會理事
中國海外交通史學會理事
曾任武漢理工大學高速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院長助理;現(xiàn)任武漢理工大學造船史中心副主任、綠色船舶與海工裝備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漢理工大學雙一流提升計劃“大型郵輪的設計與內舾裝理論和技術”首席協(xié)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