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鄧福漢 (1909—1976)
寶雞縣晁峪鄉(xiāng)人。嗜好栽植花椒,并琢磨出一套方法:采用搓揉的辦法去其籽外殼臘質,使之發(fā)芽率達85%以上,改直播為移栽。1951~1962年,由于他的示范作用,晁峪村成為寶雞市第一個“千畝花椒村”,還零星栽培75000多棵。1962年總產達8萬多斤,1963年出席西北五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大會。其事跡在《延河》、《寶雞日報》、《陜西日報》上都作了系統(tǒng)報導。
鄧福漢 (1909—1976)
寶雞縣晁峪鄉(xiāng)人。嗜好栽植花椒,并琢磨出一套方法:采用搓揉的辦法去其籽外殼臘質,使之發(fā)芽率達85%以上,改直播為移栽。1951~1962年,由于他的示范作用,晁峪村成為寶雞市第一個“千畝花椒村”,還零星栽培75000多棵。1962年總產達8萬多斤,1963年出席西北五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大會。其事跡在《延河》、《寶雞日報》、《陜西日報》上都作了系統(tǒng)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