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幼讀私塾,1921年入莒縣師范講習所學習,開始接受進步思想。畢業(yè)后任小學教師和抗日小學校長。1939年任莒縣中樓鄉(xiāng)文教助理。1940年,因擁護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反對國民黨消極抗日的政策,被國民黨五十七軍逮捕,獄中備受酷刑,他堅貞不屈,未向敵人透露一點秘密,后經(jīng)組織營救獲釋。1941年4月任莒中縣中樓區(qū)文教助理。1944年2月在徐家柳溝完全小學任教。1947年至1948年,在縣政府的領導支持下,他和濱海合作推進社的負責人創(chuàng)辦澇坡區(qū)學和柳溝“莊戶學”,培養(yǎng)了一大批革命人才。其三子夏密于1942年為國捐軀。莒南縣政府為夏笏臣記大功1次,獎錦旗一面。1950年4月至1955年12月,他先后任莒南縣第二、三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委會副主席和第四屆至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曾兼任莒南縣民政局副局長、縣文教局副局長等職,于197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