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泰奧多爾·夏塞里奧(Théodore Chassériau)出生于1819年9月20日,于1856年10月8日離世,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畫家,他因為曾經(jīng)到阿爾及利亞旅行所以畫過許多東方風(fēng)味的繪畫。
生平履歷
夏塞里奧出生于中美洲多米尼加?xùn)|北部的薩馬納,父親是當(dāng)時法屬殖民地的官員,母親是當(dāng)?shù)乜死飱W爾人。
1821年全家移居巴黎,夏塞里奧顯示出繪畫的才能。
1830年僅11歲的夏塞里奧就被安格爾的畫室接納為學(xué)生,學(xué)習(xí)安格爾的古典主義畫派繪畫,安格爾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曾說:“這個孩子會成為繪畫界的拿破倫”。
1834年,安格爾離開法國到羅馬擔(dān)任法蘭西學(xué)院的院長,夏塞里奧受到德拉克羅瓦的影響,德拉克羅瓦使用顏色的方式曾使安格爾感到非常厭惡,夏塞里奧一直試圖將安格爾的古典主義風(fēng)格和德拉克羅瓦的浪漫主義顏色調(diào)和起來。 1836年,他第一次在巴黎的沙龍中展出自己的作品,獲得三等獎。
1840年,夏塞里奧去羅馬見到安格爾,安格爾對自己學(xué)生風(fēng)格的轉(zhuǎn)變很不滿,因此導(dǎo)致兩人關(guān)系決裂。
1846年,他曾到阿爾及利亞旅行,后來由于他健康狀況惡化,又承接了為教堂畫壁畫的繁重工作,終于體力不支在巴黎逝世,年僅37歲。
畫家介紹
夏塞里奧是安格爾的崇拜者,但具有一顆浪漫主義的靈魂。在色彩方面,他早就致力于對德拉克洛瓦的作品的研究。夏塞里奧在繪事上初露頭角就一鳴驚人。他的發(fā)軔之作《馬里內(nèi)的維納斯》(現(xiàn)藏巴黎盧浮宮)和《在阿巴蘇魯斯前面昏倒的埃塞爾》,在沙龍上出現(xiàn)時,一度引起同時代人的興趣,贊嘆他既有德拉克洛瓦的那種詩與文學(xué)味,也具有他的老師所顯示的那種優(yōu)美高雅的格調(diào)。
夏塞里奧喜好作一些富有幻想性的神話題材的油畫,《阿波羅與達芙妮》是他于1844年時完成的一套石版畫和銅版畫中再構(gòu)思而成的油畫小品。《阿波羅與達芙妮》是夏塞里奧的一幅名作,這件作品典型地反映出夏塞里奧的浪漫主義熱情和繪畫風(fēng)格。畫面熱烈奔放的色彩、官能性的形象表現(xiàn),畫家讓畫中的神話故事離你很近很近!
作品取材于希臘神話故事,阿波羅是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達芙妮是河神的女兒。長
著翅膀的愛神丘比特為了復(fù)仇,將愛情之箭射中了阿波羅,又將另一支拒絕愛情的箭射中了達芙妮。被愛情之箭射中的阿波羅,心中愛情之火燃燒,他瘋狂地去追求美麗的河神之女達芙妮,而達芙妮卻冷若冰霜,竭力地躲避阿波羅,并懇求眾神幫助她擺脫這沒有愛的追逐。眾神答應(yīng)幫助她,讓她在接觸到阿波羅時變成一棵月桂樹。
畫中描繪的是,太陽神阿波羅追上了達芙妮,他跪在達芙妮的面前,向她傾訴衷情,阿波羅的手剛接觸到達芙妮的身體,達芙妮就開始變?yōu)樵鹿饦。畫家對正在變樹的達芙妮作了形象的描繪。姑娘的身子還是人的形狀,而她的腿已變成樹根,并深深扎進土里。據(jù)神話傳說,阿波羅望著達芙妮變成的月桂樹,無可奈何,他只能采摘幾片樹葉,編成花冠戴在頭上,自慰自憐。后來人們給勝利者頭上戴桂冠,其典故就源于這個神話傳說。
夏塞里奧是綜合其老師安格爾新古典主義畫風(fēng)和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色彩的最有代表性的后繼人。他所描繪的女性形象,具有獨創(chuàng)性,而且有一種奇特的詩意,從畫中達芙妮的形象,我們可以有所感受。他對這位姑娘臉部表情的刻畫細致入微,從那用筆不多的閉著的雙眼就讓你深刻感覺到達芙妮當(dāng)時的心境;姑娘試圖擺脫追求而彎曲的婀娜的身姿及表示掙扎的手臂動作,恰如其份地勾出了一個活生生的達芙妮。這一人物的形象不僅準確、生動,而且具有一種生命力,這種生命力表現(xiàn)出拒絕太陽神追求的達芙妮的全部的思想感情。畫家以裸體表現(xiàn)達芙妮,旨在體現(xiàn)達芙妮的純潔和美麗,使畫面更增添詩一般的意境。因此,當(dāng)時不少人贊嘆夏塞里奧的作品,說他的作品既具有安格爾那種優(yōu)美高雅的格調(diào),又具有德拉克洛瓦的詩和文學(xué)般的意味。
夏塞里奧初露頭角就一鳴驚人,他的早期作品曾讓他同時代的人驚嘆不已?上膭(chuàng)造力不久就衰退了,以后的作品逐漸失去了早年作品的美好特征。
夏塞里奧是綜合其老師畫風(fēng)與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色彩的最典型的一位后繼者,可惜他的藝術(shù)生涯太短了些,由于肺病難治,于37歲時離開了人世。
作品介紹
夏塞里奧早期創(chuàng)作了許多以羅馬神話故事為主題的作品,如《上年紀的人偷看蘇珊娜洗澡》(1839年)、《維納斯的誕生》(1839年)、《狄安娜將阿卡同變成鹿》(1840年)、《被鎖在巖礁上的安德羅梅達》(1840年)、《以斯帖的盥洗室》(1841年),以及一些宗教題材的畫,如《奧里弗山上的基督》(1840年、《從十字架上放下耶穌》(1842年)。受到批評家們來自不同角度的評價。他還創(chuàng)作了壁畫《埃及的圣瑪麗》(1843年)。
這一期間,他還創(chuàng)作了一些肖像畫,《修道士多米尼克拉克達爾神父像》(1840年),《兩姐妹》(1843年),他的肖像畫刻畫精細,都是先用鉛筆起草,和安格爾繪畫的程序一樣,他還創(chuàng)作了29幅版畫,其中18幅是描繪莎士比亞的戲劇奧賽羅的蝕刻版畫。
1846年,他創(chuàng)作了巨幅畫像《阿里本哈默特,君士坦丁堡的哈里發(fā)》,從阿爾及利亞回來后,他創(chuàng)作了《阿拉伯酋長視察下屬》(1849年),《陽臺上的猶太婦女》(1849年),以及大型作品《溫水浴室》。
夏塞里奧的作品對后來夏凡納和莫羅的風(fēng)格有很大的影響,并通過他們反映在馬蒂斯和高更的作品風(fēng)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