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張同登
性別:男
字:鏡江
死亡年月:1860年
朝代:清朝
籍貫:安徽桐城
民族:漢族
身份:進士
個人簡介
張同登(?-1860年),字鏡江,安徽桐城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進士。
用云南縣(今祥云縣)知縣。以軍功補大理知府。護迤西道督剿回族反清民軍。
咸豐十年(1860年)秋,祿豐縣城被起事軍隊攻破,張同登陣亡。朝廷降旨撫恤,建立專祠。
《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三·忠節(jié) 頁二十一引《桐城縣志》:“張同登,字鏡江,桐城進士。用云南知縣。補大理府。之云南縣,軍功升知府,護迤西道督剿回匪,在祿豐陣亡。奉旨優(yōu)恤,建立專祠!
張氏起源
來源有三:
1、出自黃帝之后揮。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jīng)是重要武器弓的發(fā)明者揮,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后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后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改姓張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