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劉新翰(1693—1758),字含章,號鐵樓,廣西永寧州龍井村(今屬永?h百壽鎮(zhèn)三河村)人。家境貧寒,八歲喪父,依靠母親紡織、耕種而讀書。清雍正元年(1723)鄉(xiāng)試舉人,他與臨桂縣陳宏謀既是好朋友,又是同榜舉人。次年春,兩人去京城參加會試。劉新翰未中。雍正十年,劉授經(jīng)南詔(今云南),在滇中六載,士子從之如云。后以母老辭歸。乾隆四年(1739) ,劉新翰被選拔到武緣縣(今武鳴縣) 當教諭。七年,薦為秀峰書院主講席。九年(1744),選為江南江陰縣令。赴任前,母親告誡“汝為政,公堂之上有三尺不生草之地,子民至此,心膽俱寒,切記不要冤枉好人,錯殺無辜!彼鹑谓幙h四年,體恤百性,平反冤案。當?shù)匕傩詷O為敬仰,名詩人袁枚稱他為“江南第一好官”。乾隆十三年辭官回家。乾隆二十二年,陳宏謀任兩廣總督時,以厚禮聘他出家做官,他堅決推辭,并寄這樣一首詩給陳宏謀:“晝錦恩威重,維桑屬望深。兩江鮫鱷橫,諸道虎狼侵。鐵鉞春秋筆,風霜天地心。他年思舊蔭,千里戴棠陰。”劉長于吟詩,著有《谷音集》。